1. 物理结构与访问方式差异
特性 | NOR Flash | NAND Flash |
---|---|---|
存储单元布局 | 并行栅极结构,每个存储单元独立可寻址 | 串行块结构,数据按页(Page)和块(Block)组织 |
访问方式 | 支持随机访问(任意地址直接读取) | 仅支持顺序/块访问,需按页读取数据 |
读取粒度 | 字节/字级别 | 页级别(通常 4KB~16KB) |
读取延迟 | 低(~100ns) | 高(需预读取整页,延迟约 25μs~100μs) |
接口设计 | 直接映射地址总线,类似RAM | 需通过复杂控制器转换逻辑地址与物理块 |
关键原因:
- NOR Flash 的并行结构和独立寻址能力允许 CPU 直接通过地址总线访问任意代码指令,无需中间缓冲区。
- NAND Flash 的串行块结构和页读取机制导致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