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公司管理手册 (上)
所有版权保留 lu_yi_ming@sina.com
2003.9-2004.3 (第三版)
总结一些管理心得、经验与想法,写出来,便于解决问题或日常检视公司运行状况的时候看看。
一、动态平衡与发展
公司创办的热情、首轮机会过去后,面对经营中不断出现的诸多问题,经营者的想法会发生很多变化,会发现可以导致公司走向衰落甚至垮掉的因素非常多而且问题不断出现。
公司的运行是很多环节的协同运行,概括起来说,就是在现有的政策法律的规范下,协调合伙人或投资人与经营者关系,运作资金,了解消费者及其需求,了解市场销售模式及渠道,组织人力,设计开发产品,生产产品,进行宣传及销售,处理收获与激励等。
以上的环节中任何一个如果思路不对、做不好或出了问题解决不好,都会成为公司整体运行的瓶颈,影响制约公司业务的总流量,减少总收益,进而使其它环节表现出相对高成本、低效益。把一个公司长远经营下去的做法是保持动态平衡。
公司的继续发展是在现有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没有动态平衡就只能是背水一战,现实中绝大部分以悲剧告终),明确方向,通过依次增强各个环节来实现的。方向搞错了,最终白干。环节顺序没做对,弯路走得太多,很可能错失良机前功尽弃。
二、公司运行的各方面
1. 政府、政策法律与国际贸易
政府永远是最强大的力量——国内的情况尤甚,任何公司、技术、资金、天才等力量在他面前都不值一提。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产业政策公布及其实施、行业标准制定颁布、市场准入许可等是行业变化发展的原始推动力量——尽管有时候没有立即的效果,这是那些对行业未来有所认识并进行了多年准备的公司的发展机会的降临,也经常是市场重新洗牌的开始。很多政策研究机构(有些就是政府智囊)的公开的研究报告可以有早期预报,公司主要经营者对此应该有相当程度的重视,公司越大越应该重视。能够参与政府相关工作(如行业标准制订)应该是公司经营的重大目标之一。用不着研究政府政策的小公司应该研究大公司的发展策略——相对影响力也是巨大的。
工商、财税、用工、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法律尽量遵循,与管理机关维持一定的良好关系与沟通网络,参照其它大多数公司的标准与做法。这方面是公司运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主要方向。长期来看,公司在这些方面多省钱的某些做法很可能得不偿失。如果经营者在这方面投入、牵扯精力太多也会得不偿失。
贸易全球化已经进展到相当的程度,跨国贸易的成本大幅降低,现在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生产链很少没有跨国贸易的参与。在多个国家中进行市场开拓、产品销售、研发生产采购等对一个公司来说已经是必须要考虑的,跨国公司(不一定是世界大公司)的竞争也是必须要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将是相当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