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
- 资源 (19)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我还是喜欢 C/C++!!!
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我于1999年10月来到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读大学 ---- 我是一名高职生,读的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记得来学校之后,第一次摸计算机是跟同学去上网,跑到机房我当时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开机、关机,根本不知道怎么操作计算机。看到别人拿着鼠标一个菜单一个命令地点击,就想怎么那个东西在别人手上那么灵活,到我手里就不听使唤了?!后来,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时候,我们从DOS 学起,记
2003-04-15 09:21:00
988
1
JR/T 0025.1—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1部分: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卡片规范
本部分为JR/T 0025的第1部分,与JR/T 0025 的第2部分一起构成电子钱包/电子存折规范。
JR/T 0025.1—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1部分 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卡片规范
JR/T 0025.2—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2部分 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应用规范
JR/T 0025.3—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3部分 与借记-贷记应用无关的IC卡与终端接口需求
JR/T 0025.4—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4部分 借记-贷记应用规范
JR/T 0025.5—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5部分 借记-贷记卡片规范
JR/T 0025.6—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6部分 借记-贷记终端规范
JR/T 0025.7—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7部分 借记-贷记安全规范
JR/T 0025.8—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8部分 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
JR/T 0025.9—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9部分 电子钱包扩展应用指南
JR/T 0025.10—200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10部分 借记-贷记应用个人化指南
2010-05-17
ISO/IEC 7816-2: Part 2: Cards with contacts — Dimensions and location of the contacts
ISO/IEC 7816-2
Second edition 2007-10-15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
cards — Part 2: Cards with contacts — Dimensions and location of the contacts
ISO/IEC 7816-2 was prepared by 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 ISO/IEC JTC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bcommittee SC 17, Cards and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This second edition cancels and replaces the first edition (ISO/IEC 7816-2:1999), which has been technically
revised. It also incorporates material extracted from ISO/IEC 7816-2:1999/Amd.1:2004.
ISO/IEC 7816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under the general title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
cards:
⎯ Part 1: Cards with contacts —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Part 2: Cards with contacts — Dimensions and location of the contacts
⎯ Part 3: Cards with contacts — Electrical interface and transmission protocols
⎯ Part 4: Organization, security and commands for interchange
⎯ Part 5: Registration of application providers
⎯ Part 6: Interindustry data elements for interchange
⎯ Part 7: Interindustry commands for Structured Card Query Language (SCQL)
⎯ Part 8: Commands for security operations
⎯ Part 9: Commands for card management
⎯ Part 10: Cards with contacts — Electronic signals and answer to reset for synchronous cards
⎯ Part 11: Personal verification through biometric methods
⎯ Part 12: Cards with contacts — USB electrical interface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 Part 13: Commands fo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in a multi-application environment
⎯ Part 15: Cryptographic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2010-05-17
ISO/IEC 7816-1: Part 1: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SO/IEC 7816-1: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 Part 1: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2010-05-17
DOOM 启示录
两位约翰 <br><br>游戏分两种,一种是在生活中玩的,另一种是生活在其中的。这两个世界相互矛盾,而两位约翰就分别属于这不同的世界。 <br><br>2000年4月的一个下午,达拉斯市中心,电子竞技职业联盟(CPL: Cyber-athlete Professional League)正在举办一届总奖金为十万美元的锦标赛。这个组织希望能成为电子游戏界的NBA,当然,比赛的项目不是篮球,而是一个计算机游戏:《雷神竞技场》(Quake III Arena)。一千多名玩家带着显示器和键盘鼠标赶到了这里,他们中,近的来自佛罗里达,远的来自芬兰——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狂热。这成百上千台计算机在赫亚特宾馆的地下室里连成一片,大屏幕上显示着游戏画面:火箭弹在虚拟竞技场里划出一道道尾烟,咬着雪茄的战士、顶着花翎的赤膊女武士、浑身血污的莽汉、他们拿着火箭筒和离子枪互相追逐射击。目标很简单:杀敌最多的人胜出。在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里,玩家们就在这虚拟世界中忘我地鏖战,直到筋疲力尽睡去,有的趴在计算机旁,而有的则头枕着比萨饼盒子蜷缩在桌子下。一对夫妇还得意地带来了他们那开裆裤上印着雷神标记的小宝宝。另外两个年轻人则把后脑勺修剪成雷神环,在会场里四处炫耀,他们的女朋友还挥舞着剃刀问有没有人也想来一个这样的发型。 <br><br>作为暴力游戏的首都,达拉斯见惯了这样的热闹场面。《毁灭战士》(Doom)和《雷神之锤》(Quake),是以第一人称视角的方式来模拟现实世界里彩弹射击游戏的计算机程序。它们开创了一种被称为“主视角射击”的计算机游戏类型,它们在美国每年108亿美元消费额的电子娱乐业里属于最好卖的游戏。不光如此,它们还推动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驱动着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的发展,它们定义了什么是在线游戏和玩家社群,它们在社会上掀起巨大的波澜,在一些国家,它们被禁止发行,在美国,它们被指责为煽动了1999年的科隆比纳(Columbine)中学校园枪击案。由此,它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非主流文化,一种高科技高回报的文化,一个让身怀技艺和抱负的年轻玩家们为之心驰神往的圣地。而在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玩家无疑是《毁灭战士》和《雷神之锤》的创作者:约翰·卡马克(John Carmack)和约翰·罗梅洛(John Romero),或者叫——两位约翰,就像他们以前被称呼的那样。 <br><br>作为年轻一代,卡马克和罗梅洛是“美国梦”的样板:他们是自我塑造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一种文化现象,并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他们的经历使他们成为叛逆的偶像,他们既是计算机黑客,同时也名列《财富》杂志(Fortune)评选的500佳企业管理者;他们被誉为游戏界的列侬(Lennon)和麦卡特尼(McCartney),尽管他们更乐于被看做金属乐队(Metallica)。他们在少年时逃出他们各自破碎的家庭,制作出了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游戏,最终,也正是这些游戏,使得他们分道扬镳。而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在作别多年之后,他们又要一起出现在玩家们的面前了。 <br><br>卡马克和罗梅洛要跟玩家们谈论一下他们各自刚完成的作品:卡马克的《雷神竞技场》,这个游戏出自他合伙创建的id软件公司;罗梅洛的《大刀》(Daikatana),这个姗姗来迟的史诗般的游戏出自他新创建的离子风暴(Ion Storm)公司。这两个游戏也正暗示出了他们两人截然相反的个性,暗示出了那使他们在早期合作得亲密无间而又使他们现在各自为阵的不同性格,那仿佛烙在掌纹上的宿命。 <br><br>29岁的卡马克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员,一个清心寡欲并且乐善好施的人,一个在业余时间里建造高能火箭的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心目中为数不多的天才之一。程序代码的优雅清晰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游戏。32岁的罗梅洛是个自大的游戏设计师,他那坏孩子般的形象使他成为了游戏界的明星,为了实现他心目中那些狂野的幻景,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甚至是他的名望。卡马克在他们分手时有过一句简短的描述:“罗梅洛想建立一个帝国,而我只想写出优秀的程序。” <br><br>那一刻,当他们一起在这里现身时,玩家们的目光暂时离开了屏幕上的对抗,转向了现实中这两个曾经拍档之间的对抗。外面的停车场里,卡马克和罗梅洛在他们最辉煌时一起买的两辆法拉利(Ferrari)紧挨着停在一起。卡马克快速穿过人群走了进来,他留着黄棕色的短发,戴着眼睛,T恤上印着个毛茸茸的大眼睛卡通。罗梅洛也挽着女友逛了进来,他的女友斯狄薇·凯丝(Stevie Case)既是一个敏锐的玩家,也曾上过《花花公子》(Playboy)的封面。罗梅洛穿着紧身的黑色牛仔甲克和搭配得很好的衬衣,他那出了名的黑色长发垂至腰际。当这两位约翰在大厅里碰上时,他们礼节性地互相点了点头,然后走向各自的讲台。 <br><br>好戏,就要上演了。
2008-02-15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