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
文章平均质量分 81
ProgrammerPulse
覆盖基础设施现代化:虚拟化/自动化/高并发架构实战,分享规模化系统演进路径。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从传统架构到超融合:关键技术演进与架构范式转换科普
为了解决传统架构的痛点,IT行业经历了两次关键的演进。第一次是“虚拟化技术”的普及,它相当于在物理服务器上“切蛋糕”,把一台服务器的算力虚拟成多个独立的“虚拟服务器”,让不同业务可以共享同一台物理设备的资源,大大提高了算力利用率。但虚拟化技术只是解决了计算资源的共享问题,存储和网络依然是独立的“烟囱”,数据存储的瓶颈和网络配置的繁琐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第二次演进就是“分布式技术”的兴起,它打破了存储资源的“单点限制”。原创 2025-11-25 14:04:09 · 329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科普:如何理解“软件定义”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的实践
提到“软件定义”,很多非技术人员会觉得抽象,其实可以用一个生活化的例子理解:早期的功能手机,拍照、音乐、游戏等功能都由硬件固化,想升级功能只能换手机;而智能手机通过操作系统(软件)整合硬件资源,新功能只需安装APP就能实现,硬件的价值被最大化激活。数据中心的“软件定义”,本质上就是将传统由专用硬件实现的功能(如存储控制、网络交换、计算调度等),通过标准化软件来完成。简单来说,就是“硬件通用化,功能软件化”。原创 2025-11-25 13:47:22 · 198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架构技术全景盘点:部署模型、资源调度与高可用机制
超融合架构通过软件定义与分布式技术的结合,彻底改变了传统IT架构的部署与管理模式,以其高集成、高弹性、高可用的特点,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从技术本质来看,超融合的价值不仅在于资源的整合,更在于通过智能化管理让IT资源真正服务于业务增长。青云云易捷作为超融合领域的实践型解决方案,既深度契合了超融合架构的技术趋势,又通过预集成、弹性扩展、多维防护等特性解决了企业的落地难题,更以AI集成、混合云对接等创新功能满足了企业的智能化、多元化需求。原创 2025-11-21 13:41:39 · 572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架构的核心组件与协同机制深度解析
想象一下,你只需购置一个“模块化厨房”,就能获得炉灶、冰箱、洗碗机、净水系统、排烟机……所有专业设备不仅预先调试到位,还能按需添加功能模块——这就是超融合架构(HCI)为数据中心带来的革命性体验。与传统IT架构中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独立采购、部署、运维的复杂模式不同,超融合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高度集成,并通过智能软件统一管理,构建出高效灵活的数字基础设施“一体机”。原创 2025-11-14 15:36:16 · 538 阅读 · 0 评论 -
性能“画饼”要警惕,超融合方案若忽略真实业务压力,宕机风险陡增
选择超融合方案,本质上是选择一种能够支撑企业业务长期稳定发展的IT战略。面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宣传,企业决策者和IT管理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那些脱离真实业务压力的“性能画饼”。真正有价值的超融合方案,应当是像青云云易捷这样,能够深刻理解并解决企业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痛点,提供开箱即用的便捷性、灵活扩展的适应性、多维防护的安全性、统一管理的高效性以及AI集成的前瞻性。原创 2025-11-10 16:14:26 · 373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系统七大核心技术详解
传统网络的痛点 :传统网络配置像“手动调红绿灯”:要开通一个新业务的网络权限,得登录交换机、路由器,一条条敲命令配VLAN、防火墙策略,改一次配置可能要几小时,还容易出错。而且网络状态不透明,流量拥堵了都不知道堵在哪。SDN如何解决?SDN(软件定义网络)把网络的“控制”和“转发”分开:转发由硬件设备(交换机)负责,控制逻辑由软件(控制器)统一管理。就像交通系统:路口的红绿灯(转发)由中央交通指挥中心(SDN控制器)远程控制,哪里堵车了,指挥中心立刻调绿灯时长;原创 2025-11-07 16:25:27 · 628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架构下,如何智能调度让每台虚拟机都“跑得更快”?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低下始终是难以忽视的痛点:一边是核心业务虚拟机背负响应延迟的压力,另一边大量服务器却在非高峰时段长期闲置。传统“烟囱式”架构下,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割裂管理,如同让城市交通依赖各自为政的单行道——资源调度僵化、扩容困难、运维复杂。超融合架构(HCI) 的出现,以革命性的方式重构了数据中心基础。它将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网络虚拟化深度集成于标准的x86服务器节点中,形成统一的资源池。原创 2025-10-31 14:38:39 · 333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方案对比:企业选型必看的长期价值与隐藏成本解析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场“持久战”,基础设施的“弹性”和“成本可控”,直接决定能跑多远。青云云易捷用“许可不绑定硬件”和“物理CPU透明计费”,让企业摆脱“硬件绑定”的枷锁,用更低成本享受“按需扩展、高效运维”的超融合价值。别让“初始价格”遮住眼睛——真正有长期价值的超融合,应该是“企业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而不是“厂商让怎么用,才敢怎么用”。选择云易捷,让IT基础设施真正成为业务增长的“助推器”,而非“负担”。原创 2025-10-23 15:43:21 · 313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选型指南:老旧机房改造,五大关键维度对比主流方案
→ 一键式容灾备份 :集成CDP持续数据保护,误删数据秒级回滚,RPO≈0。老旧机房的升级不是简单的设备替换,而是一场关乎成本、风险与未来弹性 的战略决策。→ 不锁架构:异构节点在线混插扩容 ,新老配置按业务需求灵活组合。“心脏不停跳”的迁移手术。→ 3节点起步 :取代传统服务器+SAN交换机+存储阵列的复杂堆叠,机柜空间释放70%。→ 在线热迁移技术 :物理机、VMware虚拟机无需停机,业务连续无感知 迁移至新平台。→ 多重冗余架构 :数据切片跨节点存储,单点故障自动切换,业务零中断。原创 2025-10-17 16:21:46 · 440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厂家解决方案对比: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方案?
超融合的选择,本质上是对企业IT战略、成本结构和未来发展的综合考量。当您追求硬件选择的绝对自由、解除厂商锁定、拥抱混合云战略、探索AI应用 ,同时需要兼顾信创合规与安全可靠 时,青云云易捷凭借其全栈自研、开放架构、物理CPU透明计费 的核心优势,提供了一个无需妥协、面向未来 的坚实选项。用户无需复杂的 AI 基础设施搭建和专业团队,即可通过简洁的操作界面,快速部署和运行主流大语言模型(如 ChatGLM、Llama),极大降低了企业探索和应用 AI 技术的门槛,加速智能业务创新。对信创平台的支持度如何?原创 2025-10-17 16:06:42 · 425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选型避坑指南:为什么说VMware替代方案更具“长期性价比”
当企业追求的不仅是短期功能满足,而是长期稳定、自主可控、成本透明 的数字化转型引擎时,青云云易捷国产超融合通过颠覆性的成本结构和深度集成设计,为信创时代的企业IT提供了更具远见的选择。信创就绪,规避迁移风险与成本核心优势: 国内首批完成与**主流国产芯片(鲲鹏、飞腾、海光、兆芯)、操作系统(麒麟、统信 UOS、OpenAnolis、OpenEuler)**的深度适配认证,提供平滑迁移工具与专业服务。● 迁移成本高企,形成深度绑定: 订阅模式天然提高了用户切换或重新评估平台的退出成本,企业议价能力被削弱。原创 2025-08-28 10:43:43 · 399 阅读 · 0 评论 -
拆解 VMware 技术枷锁:超融合如何实现“存储网络自由”?
超融合架构助力企业突破VMware技术枷锁。传统VMware环境面临存储架构刚性束缚(专用存储设备扩容困难、管理割裂)和网络配置复杂(物理依赖大、可视性差)两大瓶颈。超融合通过软件定义存储实现线性扩展和统一管理,内置SDN简化网络配置并提供安全隔离,带来显著优势:1)存储资源池化,支持按需扩展;2)网络策略自动化,降低运维复杂度;3)统一管理界面提升效率。以青云云易捷为代表的超融合方案,通过完全解耦硬件、深度集成SDN和智能管理平面,帮助企业实现真正的"存储网络自由",为业务创新提供敏捷原创 2025-08-21 12:04:41 · 739 阅读 · 0 评论 -
告别 CPU 许可证陷阱:超融合如何让企业 IT 预算重获自由?
VMware 曾是虚拟化时代的灯塔,但 CPU 核数计费的沉重枷锁、SAN 架构的性能天花板,已难以支撑数字化时代的敏捷需求。当超融合将计算、存储、网络压缩进标准 x86 服务器时,企业获得的不仅是每年数百万的预算自由,更是快速响应业务创新的原生能力。某零售集团 CTO 的总结颇具代表性:“当财务总监发现 3 节点云易捷就能起步,且年维护费不到 VMware 的 1/3 时,他成了技术升级最积极的推动者。正如某位技术决策者的感悟:“我们不是在替换虚拟化软件,而是在拆除阻碍业务奔跑的围墙。原创 2025-08-21 11:49:26 · 340 阅读 · 0 评论 -
每年省 200万?VMware 隐性成本拆解与超融合替代实战
摘要: VMware订阅费暴涨暴露传统架构隐性成本:按核收费导致扩容成本剧增,专用存储硬件(占成本40%)和复杂运维进一步推高TCO。超融合架构通过软件定义存储(SDS)和标准服务器重构成本模型,实测可降TCO 52%。青云云易捷提供“无痛迁移”方案,包括分布式存储(IOPS 20万+)、热迁移(抖动<50ms)和极简运维,支持信创且承诺成本兜底。某零售集团案例显示,超融合年维护费仅为VMware的1/3,技术适配性与成本优势共同驱动企业架构进化。原创 2025-08-20 11:32:56 · 805 阅读 · 0 评论 -
VMware 订阅费暴涨 300%?超融合架构如何破解企业虚拟化困局
全球超过 20 万家企业收到 VMware 的“涨价通牒”——核心产品线全面转向订阅制, vSphere 企业版每 CPU 年费从 8000 美元飙升至 24000 美元,而高级功能组件(如 vSAN、NSX)需额外付费。某金融机构测算显示,其 VMware 集群的 TCO(总拥有成本)三年内将增加187%。当技术依赖演变为财务负担,企业亟需重新审视虚拟化架构的底层逻辑:是继续为封闭生态买单,还是转向更开放、更具性价比的技术路线?原创 2025-08-18 15:33:13 · 763 阅读 · 0 评论 -
从 VMware 到超融合:合规与性能双重变革下的必然选择
例如,一台搭载双路 64 核 CPU 的服务器,原本只需 2 个许可证,现在可能需要 64 个,成本差异高达**300%**以上。例如,青云云易捷超融合的许可证包含计算、存储、网络全栈功能,无需担心“功能模块漏购”导致的合规风险。某金融客户的实际测试显示,同等硬件条件下,超融合的数据库虚拟机(VM)比 VMware 环境吞吐量高出 22% ,延迟降低 35%。未来的IT基础设施,必将属于那些能自主进化 的架构——它们不再依赖繁复的调优与补丁,而是通过分布式设计实现“越用越快、越扩越稳”。原创 2025-08-15 11:46:17 · 366 阅读 · 0 评论 -
VMware 用户如何应对订阅制涨价?超融合能否成为最优替代方案?
某制造企业反馈,原本 20 个物理 CPU 的 vSphere 环境,永久授权折合 3 年成本约 18 万美元,而转为订阅后,同等配置年费高达 19.2 万美元(按 vSphere Standard 版 8 美元/CPU/月计算)。然而,在 Broadcom 收购 VMware 后,其业务模式从永久许可证(Perpetual License)转向订阅制(Subscription),引发了大量用户对成本飙升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迁移并非简单的产品替换 ,而需综合考虑业务连续性、数据安全、长期运维成本。原创 2025-08-14 11:09:43 · 591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架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通过虚拟化技术,超融合架构能够将分散的硬件资源高效整合,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灵活扩展。青云云易捷作为一款专为中小企业设计的超融合解决方案,以其高效、灵活和易用的特点,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想选择。通过引入超融合架构,企业不仅能够解决传统IT架构的诸多问题,还能够为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该企业计划进一步利用超融合架构的优势,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以支持业务的持续增长和数字化转型。根据企业的业务规模和未来增长预期,选择了适当的超融合硬件设备,包括多台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原创 2025-07-31 11:38:27 · 375 阅读 · 0 评论 -
超融合:企业最关心的那些事
采用超融合后,在标准 X86 服务器集群预装软件,3天即完成业务上线,“即插即用”优势显著。超融合架构(HCI)则如智能手机,将计算、存储、网络等核心能力深度整合,通过统一调度实现“1+1>2”的效能跃升。超融合中通用服务器采用多副本冗余,单节点故障时数据自动恢复,可用性达 99.999%。某互联网企业将集群从 10 节点扩展至 200 节点,存储容量增长 10 倍,全程不影响业务,灵活满足增长需求。某电商采购成本降 35%,能耗降 40%,运维人力节省 60%,长期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原创 2025-07-30 10:12:42 · 355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