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策略模式”与“MVP风格”的联系理解心得

本文通过MVP(Model-View-Presenter)模式与策略设计模式的对比,深入解析两种模式的相似之处及其应用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模式。

近日,重新接触到“MVP”这个词,然后百度搜索了一遍,重新找到鸿洋大神的关于MVP的帖子:浅谈 MVP in Android,看了并对照着敲了一下,有一点自己的心得,后来晚上翻看了一下《大话设计模式》这本书,重新看一下,突然发现““策略模式”与“MVP风格”竟然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通过“MVP风格”来理解一直看不是很明白的“策略模式”,居然很好明白了,于是现在写下来,就当自己的笔记了。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MVP风格。

MVP风格:

Model         : 模型+业务逻辑,包括接口+具体实现;用接口是为了其继承性,而具体实现则是实现接口,并实现具体方法。需要实现哪些方法,根据具体的业务实现。

View            : 视图,只有接口;首先根据视图拥有哪些组件,直接从组件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并根据此写方法。

Presenter  : 主持人(直接翻译的,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解释,英语渣,╮(╯_╰)╭),只有具体实现。参照Model和View来具体实现。


分类大概是这么个样子:



MVP风格,其实就是把“V视图”和“M业务逻辑”更好地分离开来,然后通过“P”作为中间人对V和M进行联系,而V和M不直接进行联系。

举个例子:(额。。。不举例子了,具体例子,还是看鸿洋大神的吧:再次传送门

然后策略模式大概也是这样的思想:

例如:实现一个计算器。

1、首先抽象出一个Operate类,拥有其抽象方法getCalResult(int on1, int on2),传入参数是参与计算的操作数1和操作数2。

Operate.class

public abstract class Operate {
	
	public abstract int getResult(int num1, int num2);
	
}

2、实现具体操作类OperateAdd和OperateMin,并继承Operate类,实现各自的getCalResult(int on1, on2)的具体方法。

OperateAdd.class

public class OperateAdd extends Operate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Result(int num1, int num2)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return num1+num2;
	}

}

OperateMin.class

public class OperateMinus extends Operate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Override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ublic int getResult(int num1, int num2) {
		return num1-num2;
	}

}


PS : 其实,Operate就相当于是接口,而OperateAdd和OperateMinus就相当于是具体实现,而两者一起,就相当于是Model。


3、实现M和V的连接枢纽Presenter---OperatePresenter。

OperatePresenter.class

public class OperatePresenter {
	
	private Operate mOperate = null;
	
	public OperatePresenter(String strOper) {  /* 根据操作符,自动选择计算方法 */
		switch(strOper){
		case "+":
			mOperate = new OperateAdd();
			break;
		case "-":
			mOperate = new OperateMinus();
			break;
		}
	}
	
	public int getCalResult(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mOperate.getResult(num1, num2);
	}
	
}

4、最后,在View中生成Presenter对象,并在对应位置调用getCalResult方法,并传入通过View获取到的操作数1和操作数2即可获得结果。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peratePresenter mOPAdd = new OperatePresenter("+");
		System.out.println("0 + 5 = "+mOPAdd.getCalResult(0, 5));
		
		OperatePresenter mOPMin = new OperatePresenter("-");
		System.out.println("10 - 3 = "+mOPMin.getCalResult(10, 3));
	}
}


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



全文总结:MVP风格 和 策略模式 在代码风格上,都是差不多的:Model(接口/抽象:Operate,具体实现:OperateAdd,OperateMinus),View(抽象:上例没有用到),Presenter(具体实现:OperatePresenter),同样是做到了业务逻辑与界面的分离(因为在View中,只有Presenter参与到里面,而业务逻辑OperateAdd和OperateMinus,以及其父类Model都与View无关)。当然也有些许的差别,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差不多的。当我看完鸿洋大神的浅谈MVP,再看策略模式的时候,通过MVP来理解策略模式,居然看懂了(之前一头雾水),因此写下这篇博客,就当做是用来记录一下,也方便自己以后看吧。偷懒了,写得不好,请见谅。

采用PyQt5框架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图书信息管理平台 本项目基于Python编程环境,结合PyQt5图形界面开发库,设计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图书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面向图书馆、书店等机构的日常运营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系统架构采用典型的三层设计模式,包含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持久化方案支持SQLite轻量级数据库MySQL企业级数据库的双重配置选项,通过统一的数据库操作接口实现数据存取隔离。在数据建模方面,设计了包含图书基本信息、读者档案、借阅记录等核心数据实体,各实体间通过主外键约束建立关联关系。 核心功能模块包含六大子系统: 1. 图书编目管理:支持国际标准书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专业元数据的规范化著录,提供批量导入单条录入两种数据采集方式 2. 库存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在架数量、借出状态、预约队列等流通指标,设置库存预警阈值自动提醒补货 3. 读者服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读者信用评价体系,记录借阅历史违规行为,实施差异化借阅权限管理 4. 流通业务处理:涵盖借书登记、归还处理、续借申请、逾期计算等标准业务流程,支持射频识别技术设备集成 5. 统计报表生成:按日/月/年周期自动生成流通统计、热门图书排行、读者活跃度等多维度分析图表 6. 系统维护配置:提供用户权限分级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操作日志审计等管理功能 在技术实现层面,界面设计遵循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采用QSS样式表实现视觉定制化。通过信号槽机制实现前后端数据双向绑定,运用多线程处理技术保障界面响应流畅度。数据验证机制包含前端格式校验后端业务规则双重保障,关键操作均设有二次确认流程。 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图书管理场景,通过可扩展的插件架构支持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合。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代码的可维护性,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组件设计,为后续功能迭代奠定技术基础。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基于SSM架构的学籍数据管理平台技术解析》 在当代数字化教育背景下,数据管理平台已成为教育机构运营的核心支撑。本系统以SSM技术组合为基础架构,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学籍信息处理体系,通过系统化的技术方案实现教育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智能分析。以下从架构设计、技术实现功能模块三个维度展开说明。 一、系统架构设计 该平台采用分层式架构设计,充分体现模块化可维护性特征。Spring框架作为核心容器,通过依赖注入机制实现组件解耦;SpringMVC架构负责前端请求的路由响应处理;MyBatis数据层框架则封装了数据库交互过程,通过映射配置简化SQL操作。三层架构协同工作,形成高内聚低耦合的技术体系。 二、技术实现要点 1. Spring容器:基于控制反转原则管理业务对象生命周期,结合面向切面编程实现事务控制日志管理 2. SpringMVC模块:采用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范式,规范Web层开发流程,支持RESTful接口设计 3. MyBatis组件:通过XML配置实现对象关系映射,提供动态SQL生成机制,显著减少冗余编码 三、核心功能模块 1. 学籍信息维护:实现学员基本资料的增删改查操作,涵盖学籍编号、个人信息、所属院系等关键字段 2. 学业成绩管理:支持课程分数录入批量处理,提供多维度统计分析功能 3. 教学组织管理:建立班级体系学员关联关系,实现分级数据管理 4. 权限控制机制: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划分管理员、教职工、学员三级操作权限 5. 系统审计功能:完整记录用户操作轨迹,构建安全追踪体系 四、系统开发方法论 在项目生命周期中,采用结构化开发流程。前期通过需求调研确定系统边界,中期完成数据库范式设计接口规范制定,后期采用迭代开发模式配合自动化测试,确保系统交付质量。 五、技术演进展望 当前系统虽未集成智能算法,但为未来升级预留了扩展接口。可预见的技术演进方向包括: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智能预警、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等深度应用场景。 综上所述,该平台通过SSM技术体系实现了教育管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既展示了现代软件开发范式的实践价值,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思路,充分体现了软件工程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