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一时学过BASIC,那时候还是DOS时代,学校里的电脑是286,后来发了FoxBase教材,但是没有开课,而是开了《C语言》,拿到C语言教材,感觉比较喜欢,当时用了一星期就把它看完了,后来慢慢加深语法的了解,那时候微机是很希罕的,能用到电脑的时间不多,晚上花钱用电脑也多是学打字,就是指法太笨了,到现在指法也是不能盲打。
毕业以后,我在医院从事影像诊断工作,虽然没有电脑可用,我还是有时间就看看TURBO C2.0,每次有机会路过济南,都要想法去买C语言方面的书,因为我所在的城市想买本编程方面的书都很困难,2001年我才买上电脑,直接就用Visual C++6.0了,看得第一本书是《跟我学Visual C++6.0--程序开发宝典》,开始里面一些东西理解不了,有的代码调试不通过,后来发现里面有不少错误,再后来上网了,可以查到好多关于编程的文章,当时主要注重界面一类的编程,我一般都是把文章保存下来,然后打印成册,再看,每每总会遇到好多看不懂的地方,时间长了就积累了很多编程方面的经验,现在的体会是:网络里面什么东西都有,远比买编程书好多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网上源码很多,但是要需要你自己努力将它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行!
2003年玩了一年暗黑游戏,要不是因为暗黑服务器升级删除了旧版本的所有记录,说不定我还会玩下去,2004年我们科里上了螺旋CT,从那开始我开始接触DICOM。原本随机配置了一个国产CT工作站的,但是我用着太不顺手,而且它的报告样式太差,让他们工程师修改也修改不了,图像的显示切换太笨拙!我用了几个星期做了一个简单的报告系统,替换了它的报告,一年之后又用我得DICOM工作站全部替换了它,到现在为止在科里用了好几年了。
一路走来,我很庆幸选择了C语言,它几乎我所不能,刚开始一些象天书一样的代码,现在看起来轻松多了,做这套DICOM工作站以来碰到的难题无数,比如界面的设计、图像处理、光盘刻录、数据库编程、还有更为复杂的DICOM标准,好在我一直坚持,难题一个一个被攻克,尽管前面的路还是充满难题,好在我得程序已经实现了大部分功能,只需要慢慢修改完善了!
我做的这套DICOM工作站是有商业价值的,国内虽然有好多公司都在做,但是他们都是面向医院直接销售,那样会有更大的利润,至于他们软件的好坏那就是次要的了,关键是能够拿到定单!去年底我开始把它做成共享软件,在我看来挣钱是次要的,掌握技术是我得目的,我得梦想之一就是能够成为一名程序员!
这几天又看视频采集,感觉豁然明朗,以前根本不理解的东西现在完全看懂了,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会做出一个很优秀的视频采集程序,到时我得工作站就会应用更为广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