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交易系统的性能分析与建模
1. 背景与研究动机
在金融和股票市场中,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自动化经济体系变化剧烈,我们对其的理解尚不足以准确预测证券、商品价格的大幅变动以及整体价格走势。因此,需要深入分析自动化交易模式下价格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性能分析以及运筹学中的方法,从简单模型入手,逐步构建复杂的系统模型。
在商业和电子商务领域,拍卖是常见的交易方式,其协商和决策机制明确,便于构建精确的行为模型。此外,拍卖还可用于资源分配和软件代理协调。同时,密封投标也是一种可自动化的交易机制,与拍卖在信息共享方式上有显著差异。本文旨在研究拍卖中的价格形成,分析网络服务质量(QoS)对拍卖经济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密封投标的相关模型。
2. 拍卖分析
2.1 竞争性投标的拍卖模型
本文聚焦于具有固定保留价格 ( s ) 的英式拍卖。只有当投标价格超过保留价格时,拍卖才真正开始。在拍卖过程中,后续投标者的出价必须高于前一个投标,且投标不可撤销。
假设第一个拍卖在 ( t = 0 ) 时刻开始,投标在随机时间 ( 0 < T_1 < T_2 < … ) 到达。第 ( i ) 个投标在 ( T_i ) 时刻生成,记为 ( B_i ),第 ( i + 1 ) 个投标的价值为 ( B_{i + 1} = B_i + I_{i + 1} ),其中 ( I_{i + 1} ) 是表示相对于前一个投标的增量的正随机变量,且第一个投标 ( B_1 = s )。
卖家的决策由决策延迟 ( D_i \geq 0 ) 表示,这是一个随机变量。如果 ( T_{i + 1} < T_i + 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