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盘分区:
lsblk 查看磁盘分区表
磁盘分区 分为三个分区分别是:主分区, 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他们之间的关系: 磁盘容量=主分区+扩展分区容量之和
扩展分区= 各个逻辑分区容量之和
扩展分区显示1k 并且和主分区共有磁盘标识符
[root@qfedu.com ~]# fdisk /dev/sdb #创建磁盘分区
m 查看帮助;n 新建分区
Partition type: p 新建主分区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默认回车
设置主分区大小创建主分区,然后
Command (m for help): p ---打印分区信息
创建扩展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1 primary, 0 extended, 3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e
#注意:扩展分区将剩下的空间全部给了。一路回车即可
创建逻辑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1 primary, 1 extended, 2 free)
l logical (numbered from 5)
Select (default p): l 创建逻辑分区
Adding logical partition 5
First sector (208896-20971519, default 208896):
Using default value 208896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208896-20971519, default 20971519): +5G #指定大小
Partition 5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5 GiB is set
Command (m for help): w --保存退出
分配完成后可以用lsblk查看
2.磁盘格式化:
mkfs.xfs /dev/sdb -f 磁盘格式化(-f :强制)
(格式化-带来的结果是将磁盘或者分区里面的内容全部删除。但是其实是创建了一个新的文件系统)
mkfs = make filesystem xfs(linux系统文件系统类型) 强制
centos7默认使用xfs
[root@qfedu.com ~]# mkfs.ext4 /dev/sdb1 #格式化成ext4格式的文件系统
[root@qfedu.com ~]# mkfs.xfs /dev/sdc2 #格式化成xfs格式的文件系统
格式化前必须确认磁盘下没有挂载点,有挂载点的磁盘和磁盘分区无法格式化
3.磁盘挂载:
磁盘和磁盘分区必须进行挂载才可以使用。
[root@qfedu.com ~]# df -Th (查看磁盘挂载与磁盘使用空间 )
挂载点是目录
!!!!!!分区或者磁盘在挂载之前,必须格式化,否则挂载不上。
[root@qfedu.com ~]# mount -o rx /dev/sdb1 /mnt/disk1/
# -o 指定读写权限(ro只读,rx读写)
# -t 指定文件系统类型
# -o 指定读写权限
# -a 需要定义(/etc/fstab)执行-a才会自动挂载
临时挂载使用mount命令 mount /dev/sdb1 /mnt/d1 (挂载到/mnt/d1目录)
取消挂载 umount /dev/sdb1 /mnt/d1
取消挂载不可以进入到挂载目录中,取消挂载失败。 需要切换到其他目录
[root@qfedu.com ~]# umount /mnt/disks/
[root@qfedu.com ~]# umount -l /mnt/disk1/ #强行卸载,即使目录有资源被进程占用,也可以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