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
继承(inheritence)
-
封装(encapsulation)
-
多态(polymorphism)
封装:
类包含数据与方法,将数据和方法放在一个类里面就构成了封装
如何定义类?
修饰符 class 类的名字 {
//类的内容(包含了属性和方法)
}
如何定义方法?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1,参数2,参数3]){
// 方法体
}
方法定义不能嵌套,也就是说不能在一个方法中定义另外一个方法,方法只能定义在类中
关于方法的执行:首先需要定义方法,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方法的调用,当方法调用完毕后,方法可以返回值。方法是否返回值是有方法定义决定的
main 方法:
main 方法是整个Java程序的入口点,如果类的定义中没有main方法,则程序无法执行
如何生成对象?通过 类来生成对象(通常使用new关键字来生成对象)
public class Person{
}
类名 变量名 = new 类名();
方法的调用:
方法的调用通过对象来完成,其调用的形式为:
对象变量名.方法名([参数1,参数2,。。。。。])
public class Test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声明类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进行方法的调用
person.getName("张三");
}
}
###关于方法的注意事项
-
在方法的定义中,方法的返回类型与return后边的变量或常量类型保持一致
-
在方法调用的时候,给方法传递的参数需要与方法定义时保持一致
-
方法定义的返回类型与接受方法返回值的变量类型保持一致
public int add(int a,int b){ return a + b; } int result = test.add(1,3);
方法定义时的参数叫做形式参数
方法调用时所赋予的具体值叫做实际参数
关键字void 表示方法不返回值
如果方法不返回值,声明方法的时候使用void关键字,在方法定义中可以有两种情况实现不返回值:
- 不使用return语句
- 使用return,但return后面没有任何值或者是变量,return后面只有一个分号,表示退出方法,返回到方法调用端。
类中的属性又叫做成员变量,属性用英文表示为property或者attribute
对象(object)又叫做实例(instance)。生成一个对象的过程叫做实例化
命名约定
-
类:首字母大写,如果一个类名有多个单词构成,那么每个单词的首字母都大写,中间不使用任何的连接字符。例如:PersonTest类
-
方法:首字母小写(构造方法除外)。如果一个方法由多个单词构成,那么第一个单词的所有字母全部小写,其余单词的首字母大写,此种命名的方式为驼峰命名法。
-
属性的命名和方法的命名规范相同,统一按照驼峰命名法
*属性需要定义在类中,又叫做成员变量;定义在方法中的变量叫做局部变量
属性的定义方法?
public class Peson{ 修饰符 类型 属性名称; }
如何使用属性?
与方法一样,声明实例,然后用实例.属性名
局部变量使用前必须声明并附初始值;成员变量使用前必须声明,但可以不附初始值
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的联系和区别:
-
无论是成员变量还是局部变量,使用之前都必须要声明
-
对于局部变量来说,使用前必须初始化;对于成员变量来说,使用前可以不初始化。如果成员变量没有进行初始化就开始使用,java会给基本的数据类型附初始值
-
byte、short、int、long类型的初始值为0
-
float、double类型的初始值为0.0
-
char类型的初始值为’\u0000’
-
boolean的初始值为false
-
引用类型:
引用类型是用在对象上的,一个对象可以被多个引用所指向,但在同意时刻,每个引用只能指向唯一的一个对象。如果一个对象被多个引用所指向,那么无论哪个引用对对象的属性进行了修改,都会反映到其他的引用当中。
public class Pers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同一个对象的多种引用方式的体现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 person2 = new Pers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