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从2012年开始正式涉足开源,不光积极参与开源社区,修复bug,提交代码,同时逐渐将自研的系统或框架进行开源,先后开源了企业级、高可用、可扩展的监控系统Open-Falcon、分布式 Key-Value存储系统Pegasus、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MACE以及智能SQL优化与改写工具SOAR。
小米内部倡导开源、拥抱开源,而开源也是小米工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米在发展过程中,也为开源生态做了很多贡献。以HBase为例,小米过去共培养了9位committer和2位PMC member,单2018年,小米就为HBase贡献了306个patch,占HBase所有patch贡献量的23%。Kudu方面,小米先后培养了2名committer。
今天我们就跟最近成为Apache Kudu committer and PMC的赖迎春近距离对话。
Apache官方的邀请邮件
1我们对Kudu了解不多,方便给我们普及一下关于Kudu社区及其committer/PMC评选标准吗?赖迎春:Kudu项目最先是由Cloudera公司发起的一个开源项目,2016年7月成为Apache软件基金会顶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