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博客用于个人学习,来源于算法的书籍和网上的资料,对知识点进行一个整理。
1. 概述:
计数排序是一种适合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不是不是很大的排序。基本思想:就是把数组元素作为数组的下标,然后用一个临时数组统计该元素出现的次数,例如 temp[i] = m, 表示元素 i 一共出现了 m 次。最后再把临时数组统计的数据从小到大汇总起来,此时汇总起来是数据是有序的。
2. 算法:
- 得到数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创建统计数组并统计对应元素个数
- 统计数组做变形,后面的元素等于前面的元素之和
- 倒序遍历原始数列,从统计数组找到正确位置,输出到结果数组
3. 代码实现:
/**
* 计数排序
*/
public class CountSort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Sort(int[] array) {
//1.得到数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差值d
int max = array[0];
int min = array[0];
for (int i= 1; i<array.length; i++) {
if (array[i] > max) {
max = array[i];
}
if (array[i] < min) {
min = array[i];
}
}
int d = max - min;
//2.创建统计数组并统计对应元素个数
int[] countArray = new int[d+1];
for (int i= 0; i<array.length; i++) {
countArray[array[i]-min]++;
}
//3.统计数组做变形,后面的元素等于前面的元素之和
int sum = 0;
for (int i= 0;i<countArray.length;i++) {
sum += countArray[i];
countArray[i] = sum;
}
//4.倒序遍历原始数列,从统计数组找到正确位置,输出到结果数组
int [] sortedArray = new int [array.length];
for (int i=array.length- 1;i>= 0;i--) {
sortedArray[countArray[array[i]-min]- 1]=array[i];
countArray[array[i]-min]--;
}
return sortedArray;
}
}
4. 特点:
- 优点:不是基于比较来进行排序,而是利用数组下标来确定元素的正确位置。在取值范围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它的性能甚至快于 O(nlgn) 的排序算法。
- 缺点:
- 当数列最大最小值差距过大时,并不适用计数排序。比如给定20个随机整数,范围在0到1亿之间,这时候如果使用计数排序,需要创建长度1亿的数组。不但严重浪费空间,而且时间复杂度也随之升高。
- 当数列元素不是整数,并不适用计数排序。如果数列中的元素都是小数,比如25.213,或是0.00000001这样子,则无法创建对应的统计数组。这样显然无法进行计数排序。
5. 算法分析:
- 时间复杂度:代码第1,2,4步都涉及遍历原始数组,运算量都是 N,第三步遍历统计数组,运算量是 M,所以总体运算量是 3N+M,去掉系数,时间复杂度是 O(N+M)。
- 空间复杂度:其中有两个数组,结果数组和统计数组,空间复杂度为 O(M+N)。
- 稳定性:由于最后是倒着遍历这个数组,使得大小相等的两个元素相对位置不变,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