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一篇文章,“ERP实施手记:生不如死的二次开发”,结合这么多年为siebel做嫁衣裳的经历,很有些话想说。
(那位仁兄的文章请参考http://blog.youkuaiyun.com/Drate/archive/2010/10/19/5950326.aspx)
关于(国外)套装软件二次开发引发的各种各样的讨论,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无论是厂商、咨询公司还是客户,面对这一难以弥合的冲突,实施过程和结果似乎总是弄得很不愉快。
厂商及咨询公司主要观点:
1)中国的客户制度、流程不合理,不符合从许多企业中提炼出来的企业管理”真理“
2)ERP/CRM软件产品确实无法满足需求
中国本土客户特点:大量的特异化需求,涵盖业务流程、数据模型、校验逻辑、UI等。
本人十分厌于针对此类无聊进行辩论,直接陈述本人观点:
1)企业管理有共性,但差异性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商和咨询商可以提供咨询意见,但客户有权也应该做出自己的决定,千万别连自己是干什么的都搞不清楚,太多的实施商或咨询商都没搞清楚自己是干嘛的,总想指点江山。(别拿客户不成熟或水平低说事,咨询的过程就是将自己专业的知识和建议传授给客户的过程,并得到客户的认可,如果客户不认可,那唯一的可能只有是自己不专业,需要提升的是自己的水平,不能说客户认知水平低,因为提高客户认知水平本就是咨询商分内的事。如果你是对的,那就要积极努力引导客户,但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小算盘去误导客户,相信太多人是把自己的小算盘放在了第一位。)
2)套装软件”水土不服“:套装软件的价值在于(business capability)业务能力。在客户企业管理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项目实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过程,(其实即便是相当成熟的情况下,业务管理也是变化的,IT支撑一定也是个动态的过程,IT需要很好的满足业务要求是毋庸置疑的),要为客户制定一个可行的roadmap。因此,在起步时,避免不了低级、特殊要求,必须接受,不能抱怨。
3)咨询商、实施商的态度:这一点,相信绝对是继承了当前整个社会都浮现的急功近利的特质。ERP/CRM实施不是拿过来Install上,随便的配置一下就糊弄了事那么简单。否则,所谓的顾问们岂不是太容易做了。(那些准备上套装软件的客户们可要小心了,ERP/CRM提供商中的奸商可不比海龙大厦少)
4)套装软件本身问题:目前主流套装软件技术架构相对来讲比较落后,架构设计也过于复杂化,导致二次开发限制较多。在选择使用时,需要在业务与技术选择上付出平衡的代价。有理智的人多想想投资回报问题吧,上了贼船真的很难下了,苦了谁,乐了谁,真的只有佛祖心中明了。
5)套装软件升级就是噩梦,不论二次开发多少,都是噩梦。
写在结尾:见到过太多太多的ERP/CRM顾问,简直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业务与技术分离的结果就是会产生这种完全不懂软件技术的IT实施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