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体技术创新边界测度聚焦于异质性创新行为中的技术领域拓展维度。该指标通过追踪企业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探索行为,突破传统创新研究中单一技术路径的局限,着重考察跨领域技术融合对创新边界的延展作用。其核心在于识别企业通过技术路径转换所实现的增量创新,这种创新模式往往能催生新兴产业形态和消费场景。本研究借鉴黄先海和高亚兴(2025)的方法论,构建了以下测度体系:
- 技术分类标准:基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3)》,将专利数据划分为数字技术专利和实体技术专利两大类别
- 创新边界识别:以企业现有实体技术IPC大组为基准领域库,当年新增的IPC大组视为技术边界拓展的实证依据
- 指标计算:统计企业年度新技术专利数量,经加1取自然对数处理得到实体技术创新边界量化值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专利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
- 企业名录:巨潮资讯网公开披露信息
- 关联企业数据:各上市公司官网披露的子公司及联营企业清单
- 时间范围:2000-2024年全样本数据
- 覆盖范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关联企业
- 数据格式:结构化Excel数据集,包含公司名称、年份、新技术专利数量、实体技术创新边界等核心变量
数据展示
参考文献
黄先海,高亚兴.数字知识存量、数实技术融合与企业实体技术创新边界[J/OL].经济学动态,2025,(03):36-53[2025-05-14].
【下载→
方式一(推荐):主页 ↓个人↓简介
方式二:数据下载地址汇总_-优快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