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跋涉

博主分享托福考试经历,称过程较轻松,作文准备充分,听力一般。G成绩不尽人意。意识到接下来要申请学校,曾在考试中YY了几所名校。还谈到周围人出国情况及环境氛围的影响,也提及就业、文凭与出国的关系,最后表示喜欢旅游或成出国动因,希望申请顺利。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T也考完了。考试过程比较轻松,北航的扬声器效果还不错。监考还是比较严格的,对于跨区是检查的,不过听力不用守着当前页,这一点老师有着比较明显的暗示:“原则上是这样"。作文准备比较充分,写了不少。听力做得一般,感觉这次改错出的有点难,阅读时间抓紧就没什么了。

慢慢悠悠回到学校,另一个正在准备G的兄弟对我说,你俨然已经走完寄托路了,我才意识到这个事件的严重性。才想到该考得也都考完了,接下来也该申请了。在托福中依然秉着"虽上不起,yy有理"的方针,沿着G的道路yy了4个学校,Stanford,MIT,加州Berkerly,卡内基梅隆,也许一辈子进不去,但是在考试中yy一下还是要允许我的。

G的成在再之前也出来了,不尽人意,也是自己没有努力的结果。周围准备出国的也不少,有的是铁了心的,有的是和我一样考考看看的。在大一的时候,总觉得出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那是因为没有一个道路清晰的摆在你面前。到了大三,道路清晰了,在新东方的班上,看着大家都轻描淡写谈论着出国的事情,仿佛出国也近在眼前了。其实等到申请的时候,才又明白,该遥不可及的还是遥不可及。原来这就是环境的力量,氛围的魔力。让人沉醉在一个幻象中。还好,这样确实能让人具有很多平常发觉不了地能力。

如果人连假象的氛围也不能给自己,那么实现梦想的道路未免太过清苦。现实中总有很多舒适的诱惑在吸引,让人停顿。每一处都能够成就成功,但是我有希望走得更远。摆脱了为了出国而出国的狭隘之后,我们需要寻找自己行动的理由。接触过我的人都说我适合出国,但是真正了解我的都知道工作是最合我意的,但是在这个倾向于浪费人才的市场中,一张硕士文凭确实能够让自己的发展更好。在就业和文凭驱动下,研究生的本来面目已经逐渐走样了。教授向我们抱怨,向我们质疑,为什么大家都只为了拿着纸张等他签字然后扬长而去,留在实验室的人越来越少。我说,我想在城市稳定的生活。

我喜欢旅游。倒不是因为玩乐和风景,只是喜欢新鲜的人和生活。或许这能够成为我准备出国的一大动因。希望接下来的申请过程顺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