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的运用现在已经非常广泛了。常常可见很多酷炫的大屏,小编在不断学习和丰富关于大屏设计中发现他们的特点以及数据可视化的表达方式。以下经验来自于多处资源,希望对有这方面需求的同学有所帮助。
大屏显示的一些特点:
1.面积巨大——用户站远才能看全内容(所以字也不能设计很小)。
2.深色背景——紧张感强,让视觉更好的聚焦,省电。
3.不可操作——大屏主要用来给来用户看的。用户一般不会直接操作大屏。
4.空间局限——大屏不像网页有滚动条,它的长宽都是固定的。
5.单独主题——每块大屏都有具体想给用户表达某个主题。
第一步、调查研究
需要调研的点:
1.大屏的主题——这个屏用户要看什么信息(要规避哪些信息)?
2.数据的权威和准确性——对具体要展示的信息进行数据的核对正常数据是多少,历史上极限数据是多少?
3.用户的其他需求点——用户说要用TOP10,但有时候只是用户只知道TOP能表达,还有很多形式也能表示TOP的信息。
第二步、视觉效果定位(脑暴穷举、分类去重、投票确定)
紧张:数据的实时,动效的变化
科技:新颖的图表,新颖的动效
丰富:数据丰富,丰富层次感,图表类型多,强烈的空间感
权威:安全元素
第四步、数据表现元素
常规数据表现元素:地图,top10,饼图,列表,数字,趋势等。
如果在多个屏上都只放这些元素,展现上会缺乏很多心意,业务差别性也不好体现。所以需要对每个需求再剖析。
第二步、需求分析,数据挖掘
1.拆分维度——将需求拆分到最小维度
2.确定优先——选择最佳数据来说明观点
3.合并维度——对维度元素进行归类,化繁为简
4.最佳表现——确定用哪种表现形式来体现数据
第三步、规划设计
在这块主要是细节和感受的设计。
1.模块设计——考虑的模块纵横栅格布局设计
2.维度表现——具体维度用什么表现的确定
3.动效设计——时间的把握和情感的控制
4.数量控制——对实施数据的不可控性进行展现上的控制。考虑数据极端情况效果太密或太疏,如何规避
第四步、检查测试
1.重视需求——过一遍需求是不是能够满足。
2.实地测试——将效果放上大屏,看是否方便阅读,动效是否达到预期,色差是否能接受。
3.可信性测试——当自己的讲解员,给用户讲解大屏。能否一句话描述大屏,同时用户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