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数据库取值老是打印一样的东东

本文分享了一位开发者在使用Java进行数据库查询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表现为查询结果总是返回最后一个对象的数据,原因在于对象复用导致数据覆盖。通过调整代码逻辑,每次循环创建新对象存入List,成功避免了数据覆盖。
哎,真是郁闷,前几天碰到一个问题,从数据库里查出东西来,取的时候,老是打印最后一样的东东,而且是最后一个,这个问题郁闷了好几天,

Car car1=new Car();

ResultSet rs = connBean.qurey(sql);
try {
if (rs.next()) {
rs.beforeFirst();
while (rs.next()) {

car1.setCarNumber(rs.getString("CARNUMBER"));
car1.setCarType(rs.getString("CARTYPE"));
car1.setColor(rs.getString("COLOR"));
car1.setPrice(rs.getFloat("price"));
car1.setRentprice(rs.getFloat("DEPOSIT"));
car1.setDeposit(rs.getFloat("deposit"));
car1.setIsrenting(rs.getString("isrenting"));
car1.setDescription(rs.getString("description"));

list.add(car1);

}

return list;
}
else{
return null;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经过反复试验和思考,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问题的关键就在我声明的car对象里,在这里我这样声明是用了一个list容器,盛第一个car对象,然后把里面的东东注销掉,然后再盛下一个东东,直到最后一个,他不注销了,然后打印了,
只要把Car car1=new Car();
改成Car car1=null;
然后在
while (rs.next()) {
car1=new Car(); --------------
car1.setCarNumber(rs.getString

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因为他每次添加都要生成一个单独的对象,
然后再添加到list里面,取到的就是不同的值了。
### 数据库取值范围约束实现方法 在数据库设计中,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取值范围的约束。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现方法: #### 1. 使用 `CHECK` 约束 `CHECK` 约束用于限制列中的值满足特定条件。例如,可以规定某一列的数值必须在一个范围内。 ```sql CREATE TABLE employees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age INT CHECK (age >= 0 AND age <= 150) -- 定义年龄范围为0到150 ); ``` 上述代码通过 `CHECK` 约束实现了对 `age` 列的取值范围控制[^2]。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MySQL 的早期版本)可能不支持 `CHECK` 约束[^3]。 --- #### 2. 使用触发器(Trigger) 如果目标数据库不支持 `CHECK` 约束,可以利用触发器来验证数据的合法性。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在执行插入或更新操作之前自动运行。 以下是一个基于 PostgreSQL 或 Oracle 的示例: ```sql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check_age_range() RETURNS TRIGGER AS $$ BEGIN IF NEW.age < 0 OR NEW.age > 150 THEN RAISE EXCEPTION 'Age must be between 0 and 150'; END IF; RETURN NEW; END; $$ LANGUAGE plpgsql; CREATE TRIGGER validate_age BEFORE INSERT OR UPDATE ON employees FOR EACH ROW EXECUTE PROCEDURE check_age_range(); ``` 此代码创建了一个名为 `validate_age` 的触发器,它会在每次向 `employees` 表插入或更新记录时检查 `age` 是否符合规定的范围[^4]。 --- #### 3. 应用层逻辑校验 除了数据库层面的约束之外,还可以在应用程序中加入额外的校验机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数据库的压力并提高灵活性;缺点则是可能导致部分错误无法及时捕获。 Python 示例: ```python def validate_employee(employee_data): if employee_data['age'] < 0 or employee_data['age'] > 150: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age value! Age should be within the range of 0 to 150.") employee = {"name": "John Doe", "age": 160} try: validate_employee(employee) except ValueError as e: print(e) ``` 尽管应用层校验有效,但在生产环境中通常建议结合数据库级别的约束一起使用以增强可靠性[^5]。 --- #### 总结 以上介绍了三种主要的方法——即借助 SQL 中的 `CHECK` 关键字、编写自定义触发器以及依靠前端/中间件完成初步筛查——来进行数据库内的取值区间管理。每种方案各有优劣之处,具体选用哪一种取决于项目需求和技术栈特性等因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