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分割技术是一种很优秀的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分割技术,从本质上讲,它属于一种基于区域增长的分割方法,但它得到的确是目标的边界,且是连续、闭合、但像素宽的边界。在很多领域,这种分割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分水岭分割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容易产生过分割,对于噪声和细密纹理非常敏感,使其常常产生严重的过分割结果。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提出了很多种改进的分水岭分割技术。综合来讲,大概也就三类。其一,分割预处理。既在应用分水岭分割之前对图像进行一些预处理,诸如除噪,求梯度图像,形态学重建,标记前景背景等等,一个目的,减少小的积水盆,从而减少过分割区域的数量。其二,分割后处理。既在应用分水岭分割之后对结果图像进行合并处理。如果初始分割产生过多小区域,合并处理会具有很大的运算量,所以后处理的时间复杂度经常较高,还有合并准则的确定,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通常有基于相邻区域的平均灰度信息和边界强度信息的合并准则,不同的合并准则会得到不同的分割结果。其三,就是既有预处理又有后处理的分割技术了,根据具体应用领域的要求,如果只是采取预处理或后处理还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那就把他们都用上试试了。
分水岭分割技术浅析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4-26 11:38:03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