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S2.5.0源码分析】vxlan发包流程分析

本文深入剖析OVS2.5.0中vxlan的发包流程,从ovs_vport_send函数开始,详细讲解如何通过vport_ops的send函数实现数据包的传输,特别关注udp_tunnel_xmit_skb函数的关键作用。

发包处理函数最终会调用到ovs_vport_send函数,该函数最终会调用vport_ops的send函数。

1、ovs_vport_send函数

void ovs_vport_send(struct vport *vport, struct sk_buff *skb)
{
	int mtu = vport->dev->mtu;

	if (unlikely(packet_length(skb) > mtu && !skb_is_gso(skb))) {
		net_warn_ratelimited("%s: dropped over-mtu packet: %d > %d\n",
				     vport->dev->name,
				     packet_length(skb), mtu);
		vport->dev->stats.tx_errors++;
		goto drop;
	}

	skb->dev = vport->dev;		//vport关联的设备,vxlan端口的设备为vxlan_4789
	vport->ops->send(skb);<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实际调用ovs_vxlan_netdev_vport_ops的vxlan_xmit函数
	return;

drop:
	kfree_skb(skb);
}
2、vxlan_xmit函数

#define vxlan_xmit rpl_vxlan_xmit<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在3.18内核中,OVS还是使用自己的vxlan实现
netdev_tx_t rpl_vxlan_xmit(struct sk_buff *skb)
{
	struct net_device *dev = skb->dev;<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ovs_vport_send函数中完成设置
	struct vxlan_dev *vxlan = netdev_priv(dev);<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该信息在创建vxlan端口对应的net_device时就初始化了
	const struct ip_tunnel_info *info;

	info = skb_tunnel_info(skb);    //得到tunnel信息,即execute_set_action函数设置的内容

	skb_reset_mac_header(skb);

	if ((vxlan->flags & VXLAN_F_PROXY))<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当前没有此标记
		goto out;

	if (vxlan->flags & VXLAN_F_COLLECT_METADATA &&
	    info && info->mode & IP_TUNNEL_INFO_TX) {
		vxlan_xmit_one(skb, dev, NULL, false);<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发送报文
		return NETDEV_TX_OK;
	}
out:
	pr_warn("vxlan: unsupported flag set %x", vxlan->flags);
	kfree_skb(skb);
	return NETDEV_TX_OK;
}
3、vxlan_xmit_one函数

static void vxlan_xmit_one(struct sk_buff *skb, struct net_device *dev,
			   struct vxlan_rdst *rdst, bool did_rsc)
{
	struct ip_tunnel_info *info;
	struct vxlan_dev *vxlan = netdev_priv(dev);
	struct sock *sk = vxlan->vn_sock->sock->sk;
	unsigned short family = vxlan_get_sk_family(vxlan->vn_sock);	//通过sock判断是IPV4还是IPV6
	struct rtable *rt = NULL;
	const struct iphdr *old_iph;
	struct flowi4 fl4;
	union vxlan_addr *dst;
	union vxlan_addr remote_ip;
	struct vxlan_metadata _md;
	struct vxlan_metadata *md = &_md;
	__be16 src_port = 0, dst_port;
	u32 vni;
	__be16 df = 0;
	__u8 tos, ttl;
	int err;
	u32 flags = vxlan->flags;

	info = skb_tunnel_info(skb);		//从skb中获取tunnel info

	if (rdst) {		//不进入此分支
		dst_port = rdst->remote_port ? rdst->remote_port : vxlan->cfg.dst_port;
		vni = rdst->remote_vni;
		dst = &rdst->remote_ip;
	} else {
		if (!info) {		//说明当前实现,对于报文从vxlan端口出去,必须设置t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分析Open vSwitch(OVS)的源码实现。用户已经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引用资料,我需要结合这些资料来组织一个详细的回答。首先,我应该先理解用户的需求,他们可能是一个刚开始接触OVS源码的开发者或研究人员,想要了解源码的结构和关键模块。 根据引用资料,OVS的源码结构包括ovs-vswitchd守护进程、ovsdb-server数据库、内核模块等。用户提供的引用[1]提到了源码文件布局,我需要先介绍这一点,让用户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根据引用[2]、[3]、[4],网桥(Bridge)的实现、vswitchd的功能以及主循环的结构都是关键部分。我需要将这些部分逐一展开,说明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接下来,我需要确保回答符合用户给出的格式要求,比如使用中文,正确应用行内和独立公式的LaTeX格式(虽然目前可能用不上数学公式,但如果有需要的话要记得)。另外,用户要求生成相关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与源码分析相关,能够引导用户进一步探索。 在组织内容时,可能需要分模块介绍,比如源码结构、核心组件、数据路径处理、主循环机制等。每个部分需要结合引用中的具体信息,比如bridge_run()和bridge_wait()的作用,以及ovs-vswitchd的主循环结构。同时,要确保引用标识正确添加到对应的段落末尾,例如引用[^1]、[^2]等。 还要注意用户提到的“系统级指令”中的要求,比如行内数学表达式用$...$,独立公式用$$...$$,不过当前问题可能涉及较少的数学内容,但如果有涉及的地方需要正确应用。另外,回答需要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保证真实可靠,所以需要准确引用提供的资料,并正确标注来源。 最后,生成的相关问题应该针对OVS源码的深入分析,比如数据路径实现、与内核模块的交互、性能优化等,这样可以帮助用户进一步研究。需要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能够引导用户探索源码的不同方面。 总结来说,回答的结构应该包括源码结构概述、核心模块分析(如网桥、vswitchd)、主循环机制、数据路径处理,以及源码分析方法,每个部分结合引用资料进行说明,并在最后生成相关问题。需要注意格式正确,引用标识正确放置,语言简洁明了,帮助用户逐步理解OVS的源码实现。</think>### Open vSwitch源码实现分析 #### 1. 源码结构概述 Open vSwitch(OVS)的源码组织主要分为以下模块: - **ovs-vswitchd**:用户空间守护进程,负责处理交换逻辑和流表管理[^4] - **ovsdb-server**:轻量级数据库,存储交换机配置和状态信息 - **内核模块**:实现快速数据路径(如`datapath/linux`目录) - **协议支持**:包括OpenFlow、NetFlow等协议实现 引用[1]指出,2.17.1版本源码目录结构清晰,核心模块集中在`lib`、`ofproto`、`vswitchd`等目录中[^1]。 #### 2. 核心组件分析 **(1) 网桥(Bridge)实现** - 通过`struct bridge`表示虚拟网桥,包含端口、流表、QoS策略等配置[^2] - 功能实现比Linux Bridge更强大,支持: $$ \text{OpenFlow协议} + \text{多级流表} + \text{SDN扩展} $$ - 关键数据结构关联: ```c struct bridge → struct ofproto → struct flow_table ``` **(2) vswitchd主循环** 主程序通过事件驱动模型运行: ```c while (!exiting) { bridge_run(); // 处理网桥状态更新 unixctl_server_run();// 执行控制命令 netdev_run(); // 处理网络设备事件 poll_block(); // 等待事件触发[^4] } ``` 其中`bridge_wait()`实现同步机制,协调OVSDB事务、接口通知等事件[^3]。 #### 3. 数据路径处理 - **快速路径**:内核模块处理常规数据包转发 - **慢速路径**:用户空间处理复杂匹配和OpenFlow规则 - 流量匹配公式: 设数据包特征为$P=\{src\_mac, dst\_mac, ...\}$,流表规则为$F=\{match\_fields, actions\}$,则: $$ \exists F_i \in FlowTable,\ s.t.\ P \subseteq match\_fields(F_i) $$ #### 4. 源码分析方法论 建议采用以下步骤: 1. 从`ovs-vswitchd/main.c`跟踪主循环 2. 分析`bridge_init()`初始化流程 3. 研究`ofproto`模块的OpenFlow实现 4. 对照OVSDB模式文件`vswitch.ovsschema` ###
评论 2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