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网络技术
文章平均质量分 95
总结和介绍网络通信技术协议,这是非常复杂的领域,但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一步步做起。
Once-Day
长路漫漫,一人太孤单,无人理解,独自前行,给世界留下一点微不足道的痕迹,稍微弥补曾经的遗憾。
展开
-
NAT(6)RFC3235友好设计
描述网络地址转换 (NAT) 的其他文档讨论了术语和注意事项 [RFC2663] 和协议问题 [RFC3022]、[RFC3027],或讨论了 NAT 的影响 [RFC2993]。所有这些都与 NAT 机制的各种问题、对协议的影响以及对一般互联网架构的影响有关。本文档的重点是向新协议的作者提供有关在设计新协议时需要考虑的影响的建议,以便在 NAT 网关点不需要特殊处理。当协议无法干净地通过 NAT 时,使用应用级网关 (ALG) 仍可能允许协议运行。原创 2024-12-15 13:20:17 · 1500 阅读 · 35 评论 -
NAT(5)RFC3027应用兼容
当终端节点不在同一个地址域中,并在途中寻求 IP 网络地址转换器 (NAT) 的帮助来桥接这些域时,许多互联网应用程序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NAT 设备本身无法在所有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应用程序/协议透明度,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应用程序级网关 (ALG) 的帮助来提供透明度。本文档的目的是识别在途中与 NAT 不兼容的协议和应用程序。本文档还试图识别任何已知的解决方法。不可能在单个文档中捕获所有与 NAT 不兼容的应用程序。本文档试图捕获尽可能多的信息,但绝不是全面的覆盖范围。原创 2024-12-15 13:19:23 · 704 阅读 · 3 评论 -
NAT(4)RFC2993架构影响
鉴于人们对网络地址转换 (NAT) RFC-1631 的兴趣和部署日益增长,本文将讨论一些架构含义和实施指南。假设读者熟悉 RFC-1631 中提出的地址转换概念。RFC-1631 于 1994 年 5 月发布,由 K. Egevang 和 P. Francis 编写,将 NAT 定义为一种减缓 IPv4 地址使用增长率的手段。但作者担心这项技术的影响。他们在文档中的几处指出,需要进行实验,看看哪些应用程序可能会受到 NAT 标头操作的不利影响,甚至在有任何重大操作经验之前。原创 2024-12-12 09:42:58 · 1493 阅读 · 6 评论 -
NAT(3)RFC3022进阶概念
本文档中描述的 NAT 操作扩展了 RFC 1631 中引入的地址转换,并包含一种新型网络地址和 TCP/UDP 端口转换。此外,本文档更正了 RFC 1631 中发布的校验和调整算法,并尝试详细讨论 NAT 操作和限制。基本网络地址转换或基本 NAT 是一种将 IP 地址从一个组映射到另一个组的方法,对最终用户透明。网络地址端口转换或 NAPT 是一种将许多网络地址及其 TCP/UDP(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端口转换为单个网络地址及其 TCP/UDP 端口的方法。原创 2024-12-07 20:53:57 · 1670 阅读 · 37 评论 -
NAT(2)RFC2663常见术语
本备忘录为互联网社区提供信息。它不指定任何类型的互联网标准。本备忘录的分发不受限制。本文档的目的是澄清与网络地址转换器一起使用的术语。术语“网络地址转换器”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含义不同。本文档的目的是定义各种 NAT 并标准化所用术语的含义。列出的作者是本文档的编辑,其内容归功于工作组成员的贡献。文档中的大部分内容“IP 网络地址转换器 (NAT)”几乎按原样提取,以构成本文档的初始基础。原创 2024-12-07 20:52:04 · 1229 阅读 · 1 评论 -
NAT(1)RFC1631基础概念
RFC1631是由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于1994年6月发布的一份文档,主要介绍了IP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技术。NAT的定义与目的:介绍了NAT技术的基本概念,即通过修改IP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实现内部私有IP地址与外部公有IP地址之间的转换。NAT的工作原理:详细描述了NAT设备如何处理进出网络的数据包,执行地址转换的过程。介绍了NAT转换表的概念和结构,用于维护内外地址映射关系。原创 2024-12-02 23:24:02 · 1258 阅读 · 10 评论 -
网络运输层之(1)TCP连接管理
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它在传输层协议中占据核心地位。原创 2024-10-23 21:14:47 · 2638 阅读 · 49 评论 -
网络运输层之(1)TCP协议基础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它是当今互联网中最广泛使用的传输协议之一,为各种网络应用程序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TCP协议在传输数据时,会将数据分成一个个的报文段(segment)进行传输。每个报文段都包含了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序列号、确认号、控制位等重要信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有序性。原创 2024-09-13 22:52:55 · 2982 阅读 · 60 评论 -
网络应用层之(2)DNS协议
DNS(域名系统)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之一,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犹如一部庞大的电话簿,将人类易记的域名映射为计算机易于处理的IP地址。没有DNS的存在,我们就难以在茫茫的网络世界中准确定位所需的资源。当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一个域名时,DNS服务器首先会查询自己的缓存,看是否已经存在该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如果缓存未命中,DNS服务器则会向根域名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根域名服务器会告诉本地DNS服务器负责该域名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原创 2024-08-27 20:56:08 · 2153 阅读 · 69 评论 -
网络基础之(2)初级网络知识
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语义: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时序:事件发生顺序的详细说明。为什么需要对协议分层?降低单个协议复杂程度,利于实现层间独立,易于标准化保持协议栈的灵活性。层间关系?每一层都使用了下一层提供的服务,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原创 2024-08-03 20:24:52 · 1029 阅读 · 26 评论 -
网络基础之(11)优秀学习资料
本文档分享一些网络工程相关基础学习资料,全部上传到百度云,可供自由下载。网络数据通信相关资料下载-持续收集中,提取码:iybc。原创 2024-07-27 21:25:01 · 1018 阅读 · 3 评论 -
网络运输层之(2)UDP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UDP)是一种简单、高效、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是互联网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输控制协议(TCP)并列为传输层的两大协议之一。与面向连接、可靠传输的TCP协议不同,UDP协议采用无连接通信模式,不保证数据包的可靠传输,也不具备拥塞控制等机制。发送方只管将数据报发送出去,而不关心数据是否正确到达目的地。简单高效。原创 2024-07-15 21:22:52 · 6778 阅读 · 136 评论 -
网络网络层之(6)ICMPv6协议
ICMPv6是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第6版(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IPv6协议族中的一个重要协议,与IPv4中的ICMPv4协议相对应。ICMPv6同样用于传递网络层的控制和错误信息,辅助IPv6协议完成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任务。与ICMPv4类似,ICMPv6报文封装在IPv6数据报中进行传输。报文主要由报头和数据部分组成。原创 2024-06-10 14:43:23 · 4082 阅读 · 144 评论 -
网络网络层之(6)ICMPv4协议
ICMPv4是IPv4协议族中的一个重要协议,它主要用于传递网络层的控制和错误信息。与IP数据报不同,ICMPv4报文并不直接用于传输用户数据,而是辅助IP协议更好地完成数据传输任务。ICMPv4报文封装在IP数据报中进行传输。报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报头和数据部分。报头包含了类型、代码和校验和等重要信息,用于识别报文的类型和检测传输错误,数据部分携带了与具体报文类型相关的信息。根据功能,ICMPv4报文可以分为两大类:差错报告报文和查询报文。原创 2024-06-03 22:51:45 · 3421 阅读 · 186 评论 -
网络应用层之(1)DHCPv6协议
DHCPv6(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是一种用于IPv6网络的自动配置协议,它允许IPv6主机自动获取IP地址、DNS服务器、域名等网络配置信息。DHCPv6协议是DHCP协议的IPv6版本,它建立在IPv6协议之上,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灵活性。1998年,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开始制定DHCPv6协议标准。原创 2024-05-26 18:48:02 · 3427 阅读 · 271 评论 -
网络应用层之(1)DHCPv4协议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用于自动为加入网络的设备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参数。它简化了网络管理,使得设备可以即插即用,无需手动配置。DHCP的前身是BOOTP(Bootstrap Protocol)(RFC0951),由Bill Croft和John Gilmore于1985年开发,用于无盘工作站的IP地址分配。1993年,DHCP作为BOOTP的增强版被提出,由Ralph Droms主要设计和开发。原创 2024-05-19 00:08:27 · 2447 阅读 · 187 评论 -
网络网络层之(5)IPv6协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地址空间面临耗尽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经过多年的努力,IPv6协议最终于1998年12月由IETF正式发布。IPv6(互联网协议版本6)是互联网协议(IP)的最新版本,旨在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并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巨大的地址空间:IPv6使用128位地址,总地址数量是2的128次方,理论上可以说地址数量近乎无限,IPv6可以给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分到1个地址。简化的报文头。原创 2024-05-14 00:06:48 · 2662 阅读 · 157 评论 -
网络网络层之(4)IPv4协议
网际协议版本4(IPv4)是网际协议(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版本。IPv4的设计和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的是为了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网际互连。IPv4使用32位(4字节)地址,理论上可以提供约43亿个唯一IP地址。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地址在21世纪初已经面临耗尽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开发了IPv6协议,使用128位(16字节)地址,提供了更大的地址空间。原创 2024-05-07 23:21:26 · 4872 阅读 · 141 评论 -
网络应用层之(6)L2TP协议详解
第二层隧道(L2TP)协议,即,是一种常见的网络通讯协议,用于支持虚拟私人网络(VPN)的功能。它允许用户通过一个公共网络(如互联网)创建一个安全的虚拟专用通道来连接到远程网络,这种方式在远程工作和数据保密方面非常重要。L2TP是在1999年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公布的,它结合了微软的PPTP(Point-to-Point Tunneling Protocol)和思科系统的L2F(Layer 2 Forwarding)技术的特点。原创 2024-05-01 21:44:24 · 6188 阅读 · 149 评论 -
网络运输层之(3)GRE协议
GRE通用路由封装协议(Generic Rrouting Encapsulation)是一种网络协议,主要用于封装不同网络协议的数据包。这种技术允许数据包在一个异种网络中被传输,即使这些网络原生不支持正在传输的数据包协议。GRE支持对组播报文的封装,这是一些其他隧道技术(如IPsec)无法做到的。GRE可以运行动态路由协议,允许异地设备之间动态地交换路由信息,这对于维护大规模分布式网络的连通性至关重要。GRE本身不提供加密或其他安全保护,因而通常不会单独使用于需要高安全性的环境。原创 2024-04-18 20:20:48 · 7432 阅读 · 137 评论 -
网络网络层之(2)ARP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负责将IP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通常所说的以太网的网卡是不识别IP地址的,而是通过识别MAC地址来判断该帧是否是给本机的。因此就需要提供一个机制根据目的主机的IP翻译出它的MAC地址。注意:像点对点链路(如PPP协议)是不需要MAC,也就不需要地址解析协议。历史上还有一个RARP协议 ,即逆地址解析协议,根据MAC解析出IP地址,现在已有DHCP协议代替。原创 2024-04-14 23:54:11 · 4416 阅读 · 63 评论 -
网络网络层之(7)PPPOE协议
PPPoE,全称为点对点协议通过以太网(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是一种在以太网上运行的封装协议,它允许将点对点协议(PPP)帧通过以太网封装并传输。这种技术最早是为了实现通过简单的以太网连接来接入互联网的宽带接入服务,尤其是在DSL(数字用户线)服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PPPoE结合了以太网和PPP的特点,既有以太网简单的网络搭建特性,又有PPP支持的认证、加密和压缩功能。原创 2024-04-09 23:53:58 · 4327 阅读 · 117 评论 -
网络网络层之(3)IPv6地址
IPv6地址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一部分,它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耗尽问题而设计的新一代互联网地址协议。IPv6地址使用128位地址长度,相较于IPv4的32位,大幅增加了地址空间,可以为地球上几乎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它通常使用十六进制表示,并且通过冒号(:)分隔成8组,每组4个十六进制数。。IPv6很多地方规则与IPv4一致,因此本文不再描述那些与IPv4一样的内容,而是谈谈IPv6比较独特的地方。原创 2024-04-06 17:43:04 · 3863 阅读 · 123 评论 -
网络网络层之(1)IPv4地址
IP地址,全称是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可以看作是互联网上的门牌号码。IP地址是TCP/IP网络中的主机(或称为节点) 的惟一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的逻辑地址。IP地址是一组32位长的二进制数字,用点分十进制表示(如8.8.8.8)。IP地由网络地址主机地址组成。IP地址可由互联网名字和数字分配机构ICANN进行分配。CIDR是在19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IP地址分配和路由寻址的方法。原创 2024-04-06 17:33:34 · 1790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以太网之(2)VLAN协议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VLAN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和第3层,IEEE标准为 802.1Q,VLA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第3层的路由来完成的。原创 2024-04-01 21:09:58 · 3325 阅读 · 136 评论 -
网络以太网之(1)基础概念
以太网是一种共享介质的局域网技术,多个站点链接到同一个共享介质上,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这种链路连接着多个终端,就是多路访问。原创 2024-04-01 21:03:28 · 1162 阅读 · 12 评论 -
网络链路层之(2)PPP协议
ppp是一个协议集合,包含三部分: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一系列的链路控制协议(Link Control Protocol,LCP),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以及NCP(网络控制协议),每一个协议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如IP、OSI的网络层,DECnet,以及AppleTalk等。PPP对物理层链路有最低要求,即必须支持双向操作,以及异步或同步操作。ppp基本帧格式借用了HDLC的格式。原创 2024-03-27 23:36:21 · 2614 阅读 · 95 评论 -
网络链路层之(1)基础概念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frame),在两个相邻的链路节点上传输。该层还可以对帧进行检错甚至纠正。数据链路层主要使用两种类型的信道:点对点信道,使用1对1的通信方式。广播信道,使用1对多的广播通信模式。**链路(link)**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之间的一段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数据链路(data link),在链路通信,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协议,总和在一起就构成了数据链路。也就是现在所属的网络适配器。原创 2024-03-27 23:21:01 · 1497 阅读 · 4 评论 -
“互联网的神经系统”——浅析消息中间件MOM
这里是250个中文字符内的MOM基础知识摘要:消息中间件MOM(Message Oriented Middleware)是应用间传递消息的中间软件,它接收和路由来自应用程序的消息。MOM使得应用程序之间可以异步地通信,而无需专门链接到对方,只需要把消息发送到消息服务器,由它来推送给订阅的接收方。MOM屏蔽了应用程序之间的详细实现,降低了应用间的耦合度。主要功能有: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解耦,异步通信,扩展性好,可靠性和存储消息等。原创 2023-05-29 22:07:14 · 1124 阅读 · 0 评论 -
6WINDGate-whitepaper
高效架构的主要概念是几年前定义的,作为解决互联网流量爆炸所需的高速路由器设计的一部分。现在,这种架构已经扩展到新的服务,如第二层协议、安全性、移动性、多播等。基于ip的设备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元素: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数据平面是网络节点的一个子系统,它接收和发送来自接口的数据包,根据适用协议的要求处理它们,并根据需要发送、丢弃或转发它们的数据。对于它接收到的大部分或所有没有发送到节点本身的数据包,平面从更高级别的处理器卸载数据包转发,它执行所有必要的处理。原创 2023-05-04 00:23:38 · 1683 阅读 · 1 评论 -
6WINDGate-overview
6WIND通过帮助客户从昂贵的专有硬件迁移到软件网络设备,引领技术创新。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客户依靠6WIND的路由、安全和TCP网络堆栈来设计业内性能最高的网络设备。6WINDGate是下一代网络应用的基础(The Foundation for Next-Generation Networking Applications)。Tier 1网络是指只通过无结算对等连接运营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美国,Tier 1网络提供商包括:AT&T、Verizon等等。原创 2023-05-03 14:34:37 · 1291 阅读 · 0 评论 -
Linux之(27)networkctl命令
Author:OnceDay Date:2023年4月25日漫漫长路,有人对你微笑过嘛…networkctl 命令 – 人人都懂物联网 (getiot.tech)如何在Linux上设置systemd-networked - A5互联 - 博客园 (cnblogs.com)systemd-networkd-wait-online.service-小白笔记_码灵的博客-优快云博客。原创 2023-04-25 23:54:35 · 4273 阅读 · 0 评论 -
Linux之(22)netstat命令
Author:OnceDay Date:2023年2月8日漫漫长路,有人对你微笑过嘛…Linux netstat命令 | 菜鸟教程 (runoob.com)netstat命令,一文搞懂 - 知乎 (zhihu.com)netstat查看端口状态_顺其自然~的博客-优快云博客_查看tcp端口的命令netstat查看端口命令详解 - Mecell - 博客园 (cnblogs.com)netstat 可以用来打印网络连接、路由表、连接的数据统计,还可查看网络连接信息。原创 2023-02-09 23:38:01 · 1248 阅读 · 0 评论 -
Linux之(21)ifconfig命令
Author:OnceDay Date:2023年2月5日漫漫长路,有人对你微笑过嘛…ifconfig 详解_博雅勇士的博客-优快云博客_ifconfigLinux ifconfig命令 | 菜鸟教程 (runoob.com)查看网卡信息:ifconfig命令及详细介绍_-纸短情长的博客-优快云博客_ifconfigifconfig命令 - 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腾讯云 (tencent.com)Linux ifconfig命令用于显示或设置网络设备。ifconfig。原创 2023-02-06 22:41:16 · 2082 阅读 · 0 评论 -
Yang语言基础
module语句是定义模块名称,将所有属于这个模块的语句归类,其参数是模块名称,以及模块详细信息。标准模块的名称是由IANA组织分配。所以私有的模块命名可以带上自定义的前缀,可以避免和其他厂商冲突。原创 2023-02-05 23:15:49 · 1015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之(1)计算机网络概述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小写字母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有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大写字母Internet(互联网)是一个专用名词,指代现今流行的TCP/IP互连网络。互联网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逐渐形成多层次ISP(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结构的互联网。原创 2022-07-20 21:25:08 · 738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之(2)物理层概述
无源的光配线网常称为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最流行的无源光网络是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和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光纤同轴混合网HFC(HybridFiberCoax),是在目前覆盖面很广的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居民宽带接入网。DWDM密集波分复用,复用2路以上的光载波信号,甚至多大几十路。时分复用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模拟信号(连续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原创 2022-07-20 21:27:35 · 263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之(3)数据链路层(PPP协议)
数据链路(datalink),在链路通信,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协议,总和在一起就构成了数据链路。原创 2022-07-20 21:56:38 · 2614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之IP地址
IP协议规定,必须能接收长度不超过576字节的数据报,假设上层交下来的数据长度有512字节,加上最长的IP首部字节,再加4字节的富余量计算出来的。标识,占16位,IP软件维持的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报,计数器就加1。首部长度,占4位,值[5,15],单位是32位字,即4字节。如无可选字段的IP报,其首部为20字节,则首部长度为5。总长度,指IP数据报+数据部分的总长度,字节为单位,字段为16位,则数据报最大的长度为65535字节。静态路由,人工指定的路由,安全可靠、简单直观,避免了动态路由选择的开销。.原创 2022-07-22 22:31:36 · 3247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之二三层转发
二三层交换机知识原创 2022-07-22 22:38:55 · 3805 阅读 ·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