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检测中的振动干扰影响与零件定位拾取研究
在工业自动化检测和操作中,振动干扰以及零件的定位与拾取是两个关键问题。下面将分别探讨机器人运动振动对自动热成像检测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金属零件的3D定位与自适应拾取操作。
机器人运动振动对自动热成像检测的影响
在自动热成像检测中,机器人运动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为了研究这种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设置
- 测试板 :使用一块5毫米厚的金属板作为测试板,其背面有三个平底孔,直径分别为4.15毫米、6.15毫米和8.15毫米,深度为4毫米,用于模拟车身点焊操作中不同尺寸的热影响区。
- 热成像系统 :脉冲热成像测试中,闪光灯和红外相机(FLIR SC5650)安装在机器人手臂上,作用于测试板的同一侧,相机无法直接看到孔。
- 实验流程 :机器人将闪光灯和红外相机带到测试位置,当机器人移动到感应传感器所在位置时,会向计算机发送信号触发闪光灯加热过程,随后红外相机开始记录图像。闪光灯发出2毫秒、6千焦的短光脉冲,红外相机的帧率为250赫兹。
实验分组
为了评估振动的影响,进行了两组实验:
1. 机器人静止时的实验 :在机器人将热成像系统定位到测试位置后,立即开始测量,此时机器人仍处于振动稳定期。对三个不同直径的孔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系统固定设置(即机器人不移动)的情况进行比较。
2. 机器人移动时的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