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 file without using cached memory

本文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中通过使用dd命令直接复制文件而不占用缓存内存的方法,解决因缓存占用过多导致MySQL启动时无法分配足够内存的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By default, Linux always cache the file which you just copied. But sometimes you don't want Linux to keep file pages in memory, for example when you copy a big disk image file and never use it again.

To copy file without using cache memory, you can use dd command and here is the sample:

dd iflag=direct,nonblock if=b_1_GB_file bs=64k oflag=direct,nonblock of=b_1_GB_file.backup

In fact, dd command create a pipe between file b_1_GB_file and b_1_GB_file.backup and dump all data from file b_1_GB_file to b_1_GB_file.backup.

Recently I have a problem is that MySQL can't start after I backup the big InnoDB database file to another directory. Here is the error message:

090603 16:10:08 InnoDB: Error: cannot allocate 2147500032 bytes of
InnoDB: memory with malloc! Total allocated memory
InnoDB: by InnoDB 23965696 bytes. Operating system errno: 12
InnoDB: Check if you should increase the swap file or
InnoDB: ulimits of your operating system.
InnoDB: On FreeBSD check you have compiled the OS with
InnoDB: a big enough maximum process size.
InnoDB: Note that in most 32-bit computers the process
InnoDB: memory space is limited to 2 GB or 4 GB.
InnoDB: We keep retrying the allocation for 60 seconds...
InnoDB: Fatal error: cannot allocate the memory for the buffer pool

Here is the memory status: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87 3140 146 0 4 3013
-/+ buffers/cache: 122 3165
Swap: 4094 0 4094

So at that time, Linux is using 3G memory for cache and reject MySQL's request for allocating 2G memory. Of course, this is a bug. To work around this, you can run following command to release cached memory manually:

syn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think>我们正在讨论Git中的缓存提交哈希(cached commit hash)的使用。在Git中,"缓存"一词通常指的是暂存区(staging area),但这里提到的"缓存提交哈希"可能是指存储某个提交的哈希值以便后续使用。在开发工作流中,我们可能会记录某个提交的哈希值,以便在需要时快速切换到该提交或基于该提交进行操作。 常见的场景包括: 1. 在脚本中记录某个提交的哈希值,以便后续自动化操作。 2. 在代码中引用特定的提交(例如,在文档中说明某个功能引入的提交)。 3. 使用`git stash`暂存更改,但这里我们讨论的是提交哈希,而不是暂存更改。 然而,在Git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命令叫做“缓存提交哈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存储和使用提交哈希值。 方法: 1. 使用分支或标签: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分支或标签指向特定的提交,然后通过分支名或标签名来引用该提交。 2. 使用`git reflog`:当我们操作Git时,Git会记录HEAD的移动,我们可以通过`git reflog`来查看最近访问的提交,然后使用其哈希值。 3. 使用`git tag`创建一个轻量标签:`git tag my-tag <commit-hash>`,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my-tag`来引用该提交。 4. 将提交哈希保存到文件中:我们可以将某个提交的哈希值写入一个文本文件,后续通过读取该文件来获取哈希值。 但是,如果用户所说的“缓存提交哈希”是指在使用`git reset`等命令时,如何引用之前记录的提交哈希,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做: 例如,我们之前记录了一个提交哈希为`abc123`,那么我们可以使用: git reset --hard abc123 或者,如果我们想创建一个新的分支指向该提交: git branch new-branch abc123 另外,Git还提供了`git notes`命令来为提交添加注释,但这不是存储哈希,而是为已有的提交添加额外信息。 在开发工作流中,我们可能会在自动化脚本中使用提交哈希。例如,在持续集成(CI)中,我们可能记录构建对应的提交哈希,以便后续部署或回滚。 示例:在CI脚本中获取当前构建的提交哈希 COMMIT_HASH=$(git rev-parse HEAD) echo $COMMIT_HASH > commit_hash.txt 然后,在部署脚本中,我们可以读取这个文件,并使用该哈希值来检出对应的提交。 另外,Git还提供了`git stash`来暂存工作目录的修改,但这与提交哈希不同。不过,当我们使用`git stash`时,它会创建一个新的提交(这个提交不在任何分支上),并返回一个类似`stash@{0}`的引用。我们可以通过`git stash apply stash@{0}`来恢复。而`stash`的提交哈希也可以通过`git log -g stash`来查看。 但是,根据用户的问题,他可能更关注如何存储和使用特定的提交哈希。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回答: 在Git中,提交哈希是40位的SHA-1值(现在也有SHA-256),用于唯一标识一个提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缓存的提交哈希: 1. **直接使用哈希值**:如果我们在某个地方(比如文本文件)记录了一个提交的完整哈希值(或前7位以上),我们可以直接在Git命令中使用它,例如: git show abc1234 git checkout abc1234 # 注意:这会进入分离头指针状态 2. **使用引用日志(reflog)**:Git会记录分支的尖端曾经指向过哪些提交。因此,即使我们重置了分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reflog找到之前的提交哈希。使用`git reflog`命令查看,然后使用其中的哈希值。 3. **创建分支或标签**:如果我们知道某个提交很重要,可以创建一个分支指向它,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支名来引用它,而不需要记住哈希值。例如: git branch saved-state abc1234 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saved-state`分支来访问该提交。 4. **使用`git tag`**:标签通常用于标记发布版本,但也可以用于标记任何重要的提交。创建一个轻量标签: git tag my-savepoint abc1234 之后就可以使用`my-savepoint`来引用该提交。 5. **在脚本中存储和使用**:在自动化脚本中,我们可以将提交哈希保存到变量或文件中。例如,在Bash脚本中: commit_hash=$(git rev-parse HEAD) # 或者从文件中读取 saved_hash=$(cat saved_hash.txt) git checkout $saved_hash 6. **使用Git的引用(refs)**:我们可以在`.git`目录下创建自己的引用。例如,将提交哈希写入`.git/refs/myrefs/mysave`: echo abc1234 > .git/refs/myrefs/mysave 然后就可以通过`mysave`来引用该提交(注意:需要先确保引用路径存在): git show myrefs/mysave 7. **使用`git notes`添加注释**:虽然这不是缓存哈希,但我们可以为某个提交添加注释,然后在注释中记录其他相关信息,包括其他提交的哈希。例如: git notes add -m "Related to commit abc1234" def5678 这样在提交`def5678`的注释中记录了另一个提交`abc1234`。 注意:在团队协作中,如果使用自己创建的引用(如第6点),这些引用默认不会推送到远程仓库,需要使用明确的命令推送(如`git push origin refs/myrefs/mysave`)。 另外,用户可能提到的“缓存”是指暂存区(index),但暂存区并不存储提交哈希,而是存储下一次提交的内容。所以,如果用户的问题是关于暂存区的,那可能是另一个话题。 根据引用[2]中的内容,用户曾经错误地使用`git reset --hard HEAD~3`导致代码丢失。因此,在使用重置命令时,确保我们引用的提交哈希是正确的非常重要。在重置之前,最好先记录当前提交的哈希值,以便可以回退。 例如,在执行重置之前,我们可以先: current_commit=$(git rev-parse HEAD) echo "当前提交: $current_commit" 这样,如果重置后发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git reset --hard $current_commit`回到重置之前的状态。 综上所述,使用缓存的提交哈希主要就是记录下提交的哈希值,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通过Git命令使用这个哈希值。 下面,我们根据用户的问题“how to use cached commit hash in git or development workflows”来组织答案。</think>### 如何在 Git 或开发工作流中使用缓存的提交哈希 在 Git 中,"缓存的提交哈希"通常指临时存储的提交 ID(SHA-1 值),用于快速引用特定代码状态。以下是常见使用场景和方法: #### 1. **基础用法:直接引用缓存哈希** ```bash # 查看特定提交的内容 git show <cached-hash> # 切换到该提交(分离头指针状态) git checkout <cached-hash> # 基于该提交创建新分支 git branch new-feature <cached-hash> ``` > 适用于临时查看历史版本或创建修复分支[^1]。 #### 2. **工作流集成:自动化脚本** 在 CI/CD 或脚本中,常用环境变量存储哈希值: ```bash # 获取当前提交哈希并存储 CACHED_HASH=$(git rev-parse HEAD) # 后续使用(例如部署指定版本) git deploy --commit=$CACHED_HASH ``` #### 3. **高级操作:重置与恢复** ```bash # 重置到缓存提交(丢弃后续所有修改) git reset --hard <cached-hash> # 仅恢复单个文件到缓存版本 git checkout <cached-hash> -- path/to/file ``` > ⚠️ 注意:`git reset --hard` 会永久丢弃未提交的更改,操作前建议用 `git stash` 备份[^2]。 #### 4. **引用日志(Reflog)找回丢失哈希** 若忘记保存哈希值,可通过 reflog 查询: ```bash git reflog # 显示所有 HEAD 变更记录 # 输出示例:abc1234 HEAD@{2}: commit: Fix login bug git reset --hard abc1234 # 恢复到该提交 ``` #### 5. **标签优化工作流** 对重要提交创建轻量标签,替代手动记录哈希: ```bash git tag temp-save <cached-hash> # 创建临时标签 git checkout temp-save # 通过标签访问 ``` ### 典型应用场景 - **代码回滚**:快速恢复问题提交前的状态 - **问题复现**:切换到报错时的精确代码版本 - **自动化测试**:在 CI 中锁定待测版本 - **协作调试**:共享哈希值代替完整代码包 > **安全建议**:对关键提交使用 `git tag -s` 添加 GPG 签名标签,避免哈希冲突风险[^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