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食疗方 | |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消化性溃疡。主要临床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疼痛,常有季节性加重,此外尚有反酸、呃气、恶心或者呕吐等程度不一的消化系统症状。本病多数起病隐袭,反复发作,缓解复发交替进行。
中医将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成为寒冷型、气滞型、郁热型、瘀血型、虚寒型、阴虚型六型、饮食治疗需依不同情况,对症施治。
寒冷型:多为暴食生冷所致,胃病急发时,得热缓解,食疗方有:
生姜6克切成薄片或细末,与粳米75克、大枣10枚,共煮成粥。
功效:暖胃散寒。
老姜250克、红糖250克,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天服完,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温中散寒。
砂仁5克、粳米75克。砂仁研为细末与粳米共煮成粥。
桔皮、粳米适量,共煮成粥,顿服。
郁热型:胃痛灼热,口苦口 渴,便干尿赤。
食疗方有:
新鲜马兰根30克,水煎代茶饮。
无花果连枝焙干研末,沸水冲泡,热温服。每次服5克,日服3次。
功效:清热和胃。
食疗可选用:
仙鹤草30克、红枣10枚,水煎、饮汤吃枣。
功效:止血、补气健脾。
小白菜250克,洗净剁碎,以食盐少许腌拌10分钟,用纱布绞取汁液,加白糖适量,每日3次,空腹服。
小茴香5克,炒后煎汤去渣,入粳米75克煮粥。
功效:温胃健胃,行气镇痛。
干山药片60克或鲜山药100~120克洗净切片,与粳米100~150克煮粥。具有补脾止痛之功效。
功效:补脾止痛。
|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食疗方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14-05-20 10:25:07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