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计网学习笔记

来源:王道计网考研…

一、计网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众多分散的、自治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1、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互连网区别

计算机网路: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链路可以是有线链路、无线链路

路由器:可以把两个或多个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起来,形成规模更大的计算机网络,也可称为“互连网“。

交换机:可以把多个结点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由各大ISP和国际机构组件的,覆盖全球范围的互连网(internet)。

互联网必须使用TCP/IP协议通信,互连网可以使用任意协议通信。

image-20250608131609085

2、计网的组成

从组成部分:

image-20250608132107167

从工作方式:

image-20250608132133237

从逻辑功能:

image-20250608134633309

3、计网的功能

image-20250608134752219

4、三种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通过物理线路的连接,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

过程:

1、建立连接(尝试占用通信资源)

2、通信(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3、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优点:

1、通信前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在通信的全部时问内,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线路资源。数据直送,传输速率高。

缺点:

1、建立/释放连接,需要额外的时间开销。

2、线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利用率低。

3、线路分配的灵活性差。

4、交换节点不支持“差错控制”(无法发现传输过程中的发生的数据错误)。

电路交换更适用于:低频次、大量地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

存储转发的思想:把传送的数据单元先存储进中间节点,再根据目的地址转发至下一节点。

优点:

1、通信前无需建立连接。

2、数据以“报文”为单位被交换节点间“存储转发”,通信线路可以灵活分配。

3、在通信时间内,两个用户无需独占一整条物理线路。相比于电路交换,线路利用率高。

4、交换节点支持“差错控制’(通过校验技术)。

缺点:

1、报文不定长,不方便存储转发管理。

2、长报文的存储转发时间开销大、缓存开销大。

3、长报文容易出错,重传代价高。

分组交换

报文(不定长)message:控制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等)+数据(分组)

分组(定长)packet:首部header(源地址、目的地址、分组号等)+数据

分组交换机:路由器。

优点:

1、通信前无需建立连接。

2、数据以“分组”为单位被交换节点间“存储转发”,通信线路可以灵活分配。

3、在通信时间内,两个用户无需独占一整条物理线路。相比于电路交换,线路利用率高。

4、交换节点支持“差错控制”(通过校验技术)。

5、相比于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改进了如下问题:

分组定长,方便存储转发管理。
分组的存储转发时间开销小、缓存开销小。
分组不易出错,重传代价低 。

缺点:

1、相比于报文交换,控制信息占比增加。

2、相比于电路交换,依然存在存储转发时延。

3、报文被拆分为多个分组,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失序、丢失等问题,增加处理的复杂度。

虚电路交换技术

虚电路交换的过程:

①建立连接(虚拟电路)

②通信(分组按序、按已建立好的既定线路发送,通信双方不独占线路)

③释放连接

5、三种交换技术的性能

电路交换

image-20250608142239076

报文交换

image-20250608142447904

分组交换

image-20250608142730450

对比

image-20250608142820127

6、计网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类:

1、广域网WAN

2、城域网MAN

3、局域网LAN(以太网技术)

4、个域网PAN

按传输技术分类:

1、广播式网络: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分组时,广播范围内所有计算机都会收到该分组,并通过检查分组的日的地址决定是否接收该分组。Eg:所有无线网络都是“广播式”。

2、点对点网络:数据只会从发送方“点对点”发到接收方,精准送达。Eg: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分组。

按拓扑结构分类:

1、总线型结构:数据”广播式“传输;存在“总线争用”问题。典型代表:集线器连接的设备。

2、环形结构:数据“广播式”传输;通过令牌”解决总线争用问题,令牌顺环形依次传递,拿到令牌者可使用总线。典型代表:令牌环网(流行于2000年以前的局域网技术)

3、星型结构:由中央设备实现数据的“点对点”传输;不存在““总线争用”问题。典型代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的设备。

4、网状结构:数据通过各中间节点逐一存储转发:属于“点到点”传输。典型代表:由众多路由器构建的广域网。

按使用者分类:

公用网、专用网。

按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7、计网的性能指标

1、速率

信道(Channel):表示向某一方向传送信息的通道(信道≠通信线路)一条通信线路在逻辑上往往对应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速率(Speed):指连接到网络上的节点在信道上传输数据的速率。也称数据率或比特率,数据传输速率。

单位:bit/s,b/s,bps(1B(字节)=8b(比特))

K->M->G->T(103->106->109->1012)(千兆吉太)

2、带宽

带宽:某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

节点间通信实际能达到的最高速率,由带宽、节点性能共同限制。

3、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

吞吐量受带宽限制、受复杂的网络负载情况影响。

4、时延

时延(Delay):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有时也称为延迟或迟延。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image-20250610215850639

5、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时延带宽积的含义:一条链路中,已从发送端发出但尚未到达接收端的最大比特数

6、往返时延

往返时延RTT)(Round-Trip Time):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7、信道利用率

某个信道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有数据通过的数据+没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信道利用率不能太低,浪费资源

信道利用率也不能太高,容易导致网络拥塞

8、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

五层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网络的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实现 (implementation)是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前提下,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这些功能的问题。

实体:在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中,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软件+硬件)通常称为第n层实体。不同机器上的同一层称为对等层,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协议:即网络协议(NetworkProtocol),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是水平的。

接口:即同一节点内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又称为服务访问点。

服务:服务是指 下层为紧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它是垂直的。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第n层的PDU记为n-PDU。

服务数据单元(SDU):为完成上一层实体所要求的功能而传送的数据。第n层的SDU记为n-SDU。

协议控制信息(PCI):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第n层的PCI记为n-PCI。

三者的关系为n-SDU+n-PCl=n-PDU=(n-1)-SDU

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时序)

9、OSI模型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比特)

任务:实现相邻节点之间比特(0或1)的传输。

1、需定义电路接口参数(如:形状、尺寸、引脚数等)

2、需定义传输信号的含义、电气特征(如:5V表示1,1V表示0;每比特电信号持续时间0.1ms)

数据链路层(帧)

任务:确保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逻辑上无差错。包含以下功能:

1、差错控制:检错+纠错 或 检错+丢弃+重传(局部)

2、流量控制:协调两个节点的速率

网络层(分组)

任务:把“分组”从源结点转发到目的结点。包含以下功能:

1、路由选择:构造并维护路由表,决定分组到达目的节点的最佳路径。

2、分组转发:将“分组”从合适的端口转发出去。

3、拥塞控制:发现网络拥塞,并采取措施缓解拥塞。

4、网际互联: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5、其他功能(以分组为单位):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连接建立与释放(确保分组有序、不重复到达)、可靠传输管理(接收方需返回分组确认消息)。

传输层(报文段)

任务:实现端到端通信(即实现进程到进程的通信)(以报文段segment为单位传输)。

1、复用和分用:发送端几个高层实体复用一条低层的连接,在接收端再进行分用。
2、其他功能(以报文段为单位):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连接建立与释放(确保报文段有序、不重复到达)、可靠传输管理(接收方需返回报文段确认消息)。

会话层(报文)

任务:管理进程间会话

主要功能:会话管理(采用检查点机制,当通信失效时从检查点继续恢复通信)

表示层(报文)

任务:解决不同主机上信息表示不一致的问题

主要功能:数据格式转换(如 编码转换、压缩/解压、加密/解密)

应用层(报文)

实现特定的网络应用

10、TCP/IP模型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TCP/IP 的理念:

1、如果某些应用需要数据格式转换、会话管理功能,就交给应用层的特定协议去实现。

2、网络接口层为网络层传输“分组”。但TCP/IP 并未具体描述网络接口层的功能、协议(交给网络设备商自由发挥)。

3、网络层:路由转发、分组转发、拥塞控制、网际互联。(数据传输是不可靠的)。

4、传输层:复用和分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连接建立与释放、可靠传输管理(在TCP/IP模型中,由传输层负责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可靠性)。

二、物理层

任务:实现相邻节点之间比特(0or1)的传输

1、通信基础

信源:信号的来源(即数据的发送方)。

信号:数据的载体。

信宿:信号的“归宿(即数据接收方)。

信道:信号的通道(注:一条物理线路通常包含两条信道,即发送信道、接收信道)

码元:每一个信号就是一个码元。 若一个周期可能出现K种信号,就是K进制码元
,1码元 携带 log2K bit

波特率:每秒传输几个码元。单位:码元/秒,或波特(Baud)

比特率:每秒传输几个比特。单位:bit/s,或b/s,bps

内在联系:一个码元携带几个比特?(1码元=log2K bit—一个周期k种信号)

2、信道的极限容量

奈奎斯特定理:对于一个理想低通信道(没有噪声,带宽有限的信道),极限波特率=2W(单位:波特,即码元/秒,w是信道的频率带宽(单位:Hz)),极限比特率=2Wlog2 K b/s。

香农定理:对于一个有噪声、带宽有限的信道,极限比特率=Wlog2(1+S/N)(单位:b/s)。W是信道的频率带宽,S/N信噪比。(信号的功率/噪声的功率)(信噪比越高,噪声对数输的影响越小)(信噪比=10 log10S/N,单位:dB(分贝))(先化为无单位的s/n)。

3、编码和调制

变换器: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信号。

反变换器:将信号转换为二进制数据。

二进制数据—编码->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解码->二进制数据(有线网络适配器(编码-解码器))

二进制数据—调制->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解调->二进制数据(光猫(调制-解调器))

常用的编码方法:

image-20250611164934022

image-20250611165229216

常用的调制方法:

image-20250611170007071

image-20250611170118882

注意:以太网默认使用曼彻斯特编码

4、传输介质

常用的传输介质:

1、导向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2、非导向型:无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提高绞合度、增加屏蔽层

信道噪声功率低
信道极限速率高

同轴电缆

主要构成:内导体(用于传输信号)+外导体屏蔽层(用于抗电磁干扰)。

抗干扰能力 – 好。屏蔽层带来良好的抗干扰性。

内导体越粗,电阻最低,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越少,传输距离越长

光纤

纤芯(高折射率)+包层(低折射率)
利用光的全反射特性,在纤芯内传输光脉冲信号

单模光纤 – 只有一条光线在一根光纤中传输,适合长距离传输,信号传输损耗小
多模光纤 – 多条光线在一根光纤中传输,适合近距离传输,远距离传输光信号容易失真。

抗干扰能力 --非常好,光信号对电磁干扰不敏感。

其他优点:信号传输损耗小,长距离传输时中继器少,很细很省布线空间

以太网对有线传输介质的命名规则:速度+Base +介质信息

10Base5:10Mbps,同轴电缆,最远传输距离500m。

10BaseF*:10Mbps,光纤。可以是其他信息,如10BaseFL、10BaseFB、10BaseFP

10BaseT*:10Mbps,双绞线。可以是其他信息,如10BaseT1S、10BaseT1L

无限传输介质

无线电波

特点:穿透能力强、传输距离长、信号指向性弱

如:手机信号、WiFi

微波通信

特点:频率带宽高、信号指向性强、保密性差(容易被窃听)

如:卫星通信

其他

红外线通信、激光通信等 —信号指向性强

结论:
长波更适合长距离、非直线通信。短波更适合短距离、高速通信,若用于长距离通信需建立中继站;短波有号指向性强,要求信号接收器“对准”信号源。

5、物理层接口特性

image-20250611172854395

6、物理层设备

中继器

中继器只有两个端口。通过一个端口接收信号,将失真信号整形再生,并转发至另一端口(信号再生会产生一些时延)

仅支持半双工通信(两端连接的结点不可同时发送数据,会导致“冲突”)

中继器两个端口对应两个“网段”

集线器

本质上是多端口中继器。集线器将其中一个端口接收到的信号整形再生后,转发到所有其他端口。

各端口连接的结点不可同时发送数据,会导致“冲突”

集线器的N个端口对应N个“网段”,各网段属于同一个“冲突域“

冲突域:

如果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会导致“冲突”,则这两台主机处于同一个“冲突域”。

处于同一冲突域的主机在发送数据前需要进行“信道争用”。

以太网交换机可以’隔离”冲突域。

其他特性

集线器、中继器不能“无限串联”,如:(10Base5的 5-4-3 原则)(5-4-3原则:使用集线器(或中继器)连接10Base5网段时,最多只能串联5个网段,使用4台集线器(或中继器),只有3个网段可以挂接计算机。)

集线器 连接的网络,物理上是星形拓扑,逻辑上是总线型拓扑(数据“广播式”传输,存在“信道争用”问题)

集线器 连接的各网段“共享带宽”

集线器 可以连接不同的传输介质,因此两个网段的物理层接口特性可以不同(这就意味着集线器连接的网段,“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

集线器 如果连接了速率不同的网段,会导致所有网段“速率向下兼容”

三、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地位

数据链路层 使用 物理层 提供的"比特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服务,将网络层的IP数据报(分组)封装成帧,传输给下一个相邻结点。

物理链路:传输介质(0层)+物理层(1层)实现了相邻结点之间的“物理链路”
逻辑链路:数据链路层需要基于“物理链路”,实现相邻结点之间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逻辑链路)。

功能

image-20250611175327831

2、组帧

四种组帧方法:字符计数法、字节填充法、零比特填充法、违规编码法

字符计数法

原理:在每个帧开头,用一个定长计数字段表示帧长

最大缺点:任何一个计数字段出错都会导致后续所有忱无法定界

帧长=计数字段长度+帧的数据部分长度

字节填充法

头:控制字符SOH:01h

尾:控制字符EOT:04h

中间转义字符ESC

如果帧的数据部分包含“特殊字符”则发送方需要在这些“特殊字符”前填充“转义字符 ESC”(接收方要做逆处理)

零比特填充法

特殊比特串表示帧开始/结束:01111110

发送方需要对帧的数据部分进行处理,每当遇到连续5个1,就填充一个0;
接受方需要对帧的数据部分进行逆处理,每当遇到连续5个1,就删掉后面的0。

违规编码法

使用"违规信号”,表示帧的开头、结尾(这种方法需要物理层配合)

如: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时,使用“中间不跳变”作为“违规信号”,标记帧的开头、结尾

3、差错控制

目标:发现并解决一个帧内部的“位错”。

检错编码:奇偶校验码、CRC校验码

接收方发现比特错后丢弃帧,并通知发送方重传帧

纠错编码:海敏校验码

接收方发现并纠正比特错误

奇偶校验

信息位(有效数据):指帧的”数据部分

校验位(冗余位):即为了给帧的"数据部分"检错/纠错 而附加的一些冗余比特

奇校验码:整个校验码(有效信息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如1-1001101

偶校验码:整个校验码(有效信息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如0-1001101

无法检测出偶数位错误

奇偶校验码仅能检测出奇数位错误,无纠错能力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校验码)

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思想:数据发送、接受方约定一个“除数”,K个信息位+R个校验位作为“被除数”,添加校验位后需保证除法的余数为0,在信息位后加校验位。

image-20250611224510346

image-20250611224657811

image-20250611224818521

收到K+R位数据,与生成多项式模二除,计算R位余数
余数为0,说明无错误
余数非0,说明出错

海敏校验码

海明码设计思路:将信息位分组进行偶校验–>多个校验位–>多个校验位标注出错位置

信息位:n,校验位:k; 2^k>=n+k+1

image-20250611230432962

image-20250611230620034

4、流量控制、可靠传输、滑动窗口机制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两种功能都可以基于滑动窗口机制来实现image-20250611231101111

滑动窗口机制:

image-20250611231347017

image-20250611231427970

5、停止-等待协议(S-W)

image-20250611231701288

image-20250611232049717

image-20250611232605226

6、后退N帧协议(GBN)

image-20250611232815972

image-20250611233014518

缺点:如果接收方接收帧的速度很慢,或在信道误码率很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发送方的发送进度经常需要“后退”,传输效率低下

7、选择重传协议(SR)

image-20250611234340634

image-20250611234631490

image-20250611234753797

image-20250611235138586

image-20250611235314834

8、三种协议的信道利用率

S-W协议

image-20250611235739828

GBN、SR协议

image-20250612000327228

滑动窗口协议:GBR、SR

ARQ协议–即Automatic repeat request,通常译为“自动重传请求”协议,包含S-W、GBN、SR三种协议。

连续ARQ协议:GBN、SR

image-20250612001546236

9、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介质访问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MAC):多个节点共享同一个“总线型”广播信道时,可能发生“信号冲突”。

时分复用(TDM)

image-20250612123955549

统计时分复用(STDM)

image-20250612124114716

频分复用(FDM)

image-20250612124525865

波分复用(WDM)

image-20250612124628841

码分复用(CDM)

image-20250612125556001

image-20250612125532335

10、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纯ALOHA、时隙ALOHA

image-20250612130850604

CSMA协议

CSMA协议在ALOHA协议基础上提出改进:在发送数据之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只有在信道空闲时,才会尝试发送。(节点的网络适配器安装“载波监听装置”)

1-坚持CSMA协议

image-20250612131845836

非坚持CSMA协议

image-20250612132125653

p-坚持CSMA协议

image-20250612132328850

CSMA/CD 协议(冲突检测)

用于早期的有线以太网(总线型)

image-20250612135139217

image-20250612135045989

CSMA/CA 协议(冲突避免)

适用于无线网络(如: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即 WiFi)

image-20250612140547370

AP(Access Point)–接入点,也就是平时连接的无线WiFi热点
校园网=路由器+n个交换机+n*m个AP

image-20250612151430691

image-20250612151706636

11、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令牌传递协议

令牌环网技术:核心特点:环形拓扑结构,各节点“轮询访问”(获得令牌)信道,不会发生信道冲突。

MAU:多站接入单元,用于集中控制“令牌环网”。

image-20250612153511530

12、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特点

1.覆盖较小的地理范围

2.较低的时延和误码率

3.局域网内的各节点之间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4.支持单播、广播、多播

单播(一对一发送帧):如 A→B

广播(一对全部发送帧):如 A→B+C+D+E+F+G

多播(一对部分发送帧):如 A→B+D+E

分类

有线局域网(LAN)

从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来看。

令牌环网

环形

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令牌传递协议

以太网/802.3

物理层采用曼切斯特编码

同轴电缆以太网(早期)

总线型

同轴电缆(可用中继器连接多个同轴电缆网段)

CSMA/CD协议

光纤以太网(用于扩大以太网覆盖范围)

点对点(用于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之间的传输,也就是说通常不会直接连接终端节点)

光纤

NULL(用两条光纤实现全双工通信)

双绞线以太网

用集线器连接

物理上星形,逻辑上总线形

双绞线(用集线器连接)

CSMA/CD协议

用交换机连接

物理上、逻辑上都是星形

双绞线(用交换机连接)

CSMA/CD协议(半双工模式) 或 NULL(全双工模式)

无线局域网(WLAN)

WiFi/802.11

IEEE 802.11 定义为星形(1个AP+N台移动设备)

无线(Wireless)

CSMA/CA 协议

硬件架构

image-20250612160447141

image-20250612160821444

13、以太网与IEEE802.3

同轴电缆只能半双工

双绞线
速率<2.5Gbps可支持半双工or全双工(节点连接时协商)

​ 速率≥2.5Gbps仅支持支全双工

光纤只支持全双工

image-20250612212839503

注: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概念。路由器、交换机都有MAC地址,而集线器没有MAC地址。

注意:路由器R收到广播帧后,不会再转发至其他网络只有同一个局域网内的各节点才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image-20250612213425921

image-20250612213546866

14、VLAN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可将一个大型局域网分割成若干个较小的VLAN,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

需要使用支持VLAN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来实现

每个VLAN对应一个VID。

VLAN划分方式:

基于接口

基于MAC地址

基于IP地址

注:这种方式可以让VLAN范围跨越路由器,让多个局域网的主机组成一个VLAN(需要网络层功能支持)

image-20250612214450923

image-20250612214654847

15、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

通过门户(Portal)设备将两类局域网连接变成一个更大的局域网

802.11无线局域网是星形拓扑,中心称为接入点(AP),也可称为无线接入点(WAP)

基本服务集 BSS:1个基站(AP)+多个移动站(1个WiFi热点连了很多台手机电脑)(使用CSMA/CA协议)

服务集标识符SSID:也就是无线局域网的名字,不超过32字节(WiFi名字)

基本服务区BSA:指一个基本服务集能够覆盖的地理范围(站在哪里可以搜到WiFi?)

门户(Portal):可将802.11无线局域网接入802.3有线以太网。

扩展服务集ESS:将多个AP连接到同一个分配系统,组成一个更大服务集(全屋WiEi)

漫游:一个移动站从一个基本服务集切换到另一个基本服务集,仍然可以保持通信(丝滑切换Wifi热点)

image-20250612215734401

image-20250612220236401

image-20250612220915421

16、广域网

先跳过

17、以太网交换机

image-20250612221155738

四、网络层

1、网络层的功能

网络层为传输层提供服务,将传输层的数据封装成“IP数据报”。网络中的路由器根据IP数据报首部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进行“分组转发”。因此,网络层实现了“主机到主机”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服务,将网络层的IP数据报(分组)封装成帧,传输给下一个相邻结点。

image-20250612223940868

2、IPv4分组

image-20250613155423144

实际传输过程中,“数据部分”的长度受下一段链路的最短/最长帧长限制

重要概念:一个链路层数据帧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量称为最大传送单元(MTU)。如以太网的MTU=1500B

分片重组:

image-20250613155752953

image-20250613160410691

理解:

image-20250613160023882

3、IP地址

image-20250613163005884

image-20250613162309692

特殊的IP地址

image-20250613162825372

4、子网划分、子网掩码

image-20250613163318955

image-20250613164040894

image-20250613165106046

image-20250613165118971

5、无分类编址(CIDR)

image-20250613172942788

image-20250613173103622

image-20250613174123147

image-20250613174502473

6、路由聚合

对于一个路由转发表,如果几条路由表项的转发接口相同,部分网络前缀也相同,那么可以将这几条路由表项聚合为一条。这种地址的聚合称为路由聚合,也称构成超网。

image-20250613175101869(assets/image-20250613174828515.png)

特点:

路由聚合可以减少路由表的大小,查询速度更快

路由聚合可能会引入额外的无效地址。(因为可能没有使用)

遵循最长匹配原则。

image-20250613175417259

7、网络地址转换NAT

image-20250613221840990

8、地址解析协议ARP

ARP协议用于查询同一网络中的<IP地址,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image-20250613223725373

9、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是应用层协议。

image-20250613224636001

image-20250613231138052

五、传输层

1、传输层的服务

image-20250614152917493

image-20250614153256365

2、UDP协议

UDP协议和TCP协议:

image-20250614154535434

image-20250614154647839

格式

image-20250614155032973

3、UDP检验

image-20250614155535333

image-20250614155623839

image-20250614155814129

image-20250614160013176

4、TCP协议

阶段:建立连接(三次握手)、数据传输、释放连接(四次挥手)

建立TCP连接时,双方协MSS=1000B(MaximumSegmentSize,最大段长)

5、TCP报文段

image-20250614161041255

image-20250614161327764

image-20250614161505974

image-20250614161946115

image-20250614162146525

image-20250614162224201

image-20250614162254796

5、TCP连接管理

image-20250614162610600

image-20250614162853851

image-20250614163119183

6、TCP连接管理(四次挥手)

image-20250614163423335

image-20250614163620373

image-20250614163751994

image-20250614163844013

7、TCP可靠传输、流量控制

image-20250617123012447

image-20250617123707179

image-20250617124427015

image-20250617124450020

image-20250617130813769

image-20250617131024937

image-20250617131232638

8、拥塞控制

image-20250617135849708

慢开始算法:严重拥塞,迅速降低cwnd

拥塞避免算法:不拥塞

快恢复算法:有点拥塞,适当cwnd

image-20250617141213880

image-20250617144509886

image-20250617145045358

image-20250617145139791

ssthresh不能小于2

六、应用层

1、应用层intro

image-20250617145529305

c/s模型特点

客户、服务器地位不平等

客户之间不直接通信

如果服务器损坏,影响全局

服务器负载较大

P2P模型特点

主机之间地位平等

主机之间直接通信

单个节点损坏不影响全局

各节点可以分摊负载

2、万维网

image-20250617151956057

3、HTTP协议

image-20250617152045474

connection:close 非持续连接

Connection: keep-alive 持续连接

HTTP/1.0 默认采用非持续连接

HTTP/1.1 默认采用持续连接

image-20250617152351962

408 王道是一种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学习资料,也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一本经典教材。它由王培元先生编写并在很多高校作为教学教材使用。 408 王道涵盖了计算机组成的相关知识,包括数字电路、指令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等内容。这本教材通俗易懂,讲解深入浅出,适合初学者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习过程中,408 王道是非常重要的一本教材。它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架构设计。通过掌握408 王道,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学习如何设计和优化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优快云(中国软件开发网)是中国最大的IT社区和技术服务平台之一。在优快云上,开发者可以分享技术经验,讨论问题,获取最新的技术资讯和学习资源。 优快云上有关408 王道的相关内容很丰富,包括学习笔记、教学视频、在线问答等。学生可以在优快云上找到很多关于408 王道的学习资料和交流讨论,这对于加深对于408 王道的理解和应用会有很大帮助。 总的来说,408 王道是计算机组成原理领域的一本重要教材,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而优快云作为一个技术社区和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学习408 王道以及其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资源和交流平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