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它的函数定义:
int sws_scale(struct SwsContext *ctx, uint8_t* src[], int srcStride[], int srcSliceY, int srcSliceH, uint8_t* dst[], int dstStride[])
其中src和srcStride定义了输入图像的四个平面的数据起始指针和四个平面中每一行包含的像素的个数。
dst和dstStride是输出变量,定义的是输出图像的四个平面的数据起始指针和四个平面包含的数据的大小。
为什么一个图像有四个平面,可以找一下YUV格式的一些详细介绍就可以明白。
当然,RGB格式是按照紧凑格式进行编码的,因此只有一个平面,也就是说只要设置src[0]就可以,src[1],src[2],src[3]都为NULL。
我们就在设置src[0]和srcStride[0]的地方做文章。
按照一般处理src[0]和srcStride[0]分别设置为起始图像数据的开始和图像每一行的像素个数。
那如果把src[0] 设置为 width * ( height - 1) srcStride[0] = -height 结果会如何呢?是不是就会把图像倒过来呢?
实际确实如此。进行图像倒置的操作尽然如此简单。这样避免了人为再添加一次图像的反转操作,提高了编码的性能。
int sws_scale(struct SwsContext *ctx, uint8_t* src[], int srcStride[], int srcSliceY, int srcSliceH, uint8_t* dst[], int dstStride[])
其中src和srcStride定义了输入图像的四个平面的数据起始指针和四个平面中每一行包含的像素的个数。
dst和dstStride是输出变量,定义的是输出图像的四个平面的数据起始指针和四个平面包含的数据的大小。
为什么一个图像有四个平面,可以找一下YUV格式的一些详细介绍就可以明白。
当然,RGB格式是按照紧凑格式进行编码的,因此只有一个平面,也就是说只要设置src[0]就可以,src[1],src[2],src[3]都为NULL。
我们就在设置src[0]和srcStride[0]的地方做文章。
按照一般处理src[0]和srcStride[0]分别设置为起始图像数据的开始和图像每一行的像素个数。
那如果把src[0] 设置为 width * ( height - 1) srcStride[0] = -height 结果会如何呢?是不是就会把图像倒过来呢?
实际确实如此。进行图像倒置的操作尽然如此简单。这样避免了人为再添加一次图像的反转操作,提高了编码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