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生活
njzdl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猎人和猎狗的故事
有一天,猎人带着一只猎狗,到森林中打猎,猎狗将一只兔子赶出了窝,追了很久也没有追到。后来兔子一拐弯,不知道跑到哪去了。牧羊犬见了,讥笑猎狗说:“你真没用,竟跑不过一只小小的兔子。”猎狗解释说:“你有所不知,不是我无能,只因为我们两个跑的目标完全不同,我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而跑,而它却是为了性命啊。” 这话传到了猎人的耳朵里,猎人想,猎狗说得对呀,我要想得到更多的兔子,就得想个办法,消灭“大锅饭”,让猎狗也为自己的生存而奔跑。猎人思前想后,决定对猎狗实行论功行赏。 (大锅饭是扼杀积极性的第一敌人)于是猎人召开猎狗转载 2010-08-07 19:12:00 · 823 阅读 · 0 评论 -
普通高中生水平就能干好的编程到底是不是高科技?
<br />我一直就想大声问问众多的IT同仁们,我们干的是高科技吗?不管你怎么说,我要回答不是,掌握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应用的人,是高级人才吗?我还要说不是!虽然我知道这又要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和怒骂了,但我不惧怕,我只想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其实,那些在这里骂人的人自己扪心问问,你真做出了什么骄人的成绩吗?不要以你掌握了什么struts,会使用了spring之类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掌握这些东西只能说你又多了一项技能,更好地帮助自己混到多一点的Money罢了,但这不是对社会有价转载 2010-08-07 19:13:00 · 892 阅读 · 0 评论 -
微软华人软件人生经历:功夫在身外
出处:计算机世界<br /> <br />在微软工作的华人已近千人。在微软TechEd技术教育大会期间,他们中的16位作为讲师回到北京。他们为听众带来微软软件技术的最新进展,而他们自身的软件生涯也是一种财富。记者在大会期间,趁他们讲课 之余,采访了其中的5位讲师。<br />学得杂一些<br />“人的成长实际上是个金字塔形的,你的基础越扎实、越广,塔尖才越高。”微软Server管理部门软件设计与测试工程师陈硕就是一个典型的“杂家”。先是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读书,毕业后保送到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后又获得普林斯转载 2010-08-07 19:11:00 · 1405 阅读 · 0 评论 -
人生的六句话
同事给发的一封邮件,有些心得,默然。 但我也越来越明白,道理的之所以有价值还在于实践,在于坚持,我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注意积累,一边捡,一遍丢,岂不可惜! 第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转载 2010-08-07 22:46:00 · 1554 阅读 · 0 评论 -
一流软件领导的10个特征
<br />每个行业都以有强有力的领导者而自豪,而软件领导者们必须能应对极高的不确定性。 <br /><br /> 成功的软件领导应具备什么显著特征?以下是麦肯锡公司经过调查得出的结论。 <br /><br /><br />特征一:敢于设想 <br /><br /><br /> 他们是在不确定性上发展起来的技术空想家。 <br /><br /> 软件领导者们必须生活于剃刀边缘。 <br /><br /><br /> 1987年,在驱车沿法兰克福到沃尔多夫从一家IBM代理商那儿回家时,SAP的创立者普转载 2010-08-07 19:59:00 · 1192 阅读 · 0 评论 -
比尔·盖茨《微软开发者成功之路》主题演讲
<br />早上好! <br />今天我到这儿来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软件业在未来十年的远景。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全球软件开发正在经历迅速的变化,同时,我也想特别指出,这些骤变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多么巨大的机会。 <br />微软对于计算的看法不同于其他传统的公司。我们认为计算应该是低成本的。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大的软件工业能够开发很多的应用,并且这些应用的价格应该是很合理的,这一模式当然在过去已经被证明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在全球,计算机已经成为提高生产力的最佳手段,同时,它也是人们之间进转载 2010-08-07 19:58:00 · 575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_评论&观点 : 关注程序员自己的文化——专访Tom DeMarco
<br />在程序设计的几十年历史中,Tom DeMarco是一个应该被铭记的名字。在2003年第2期《程序员》杂志的“名人堂”,我们已经介绍过DeMarco先生的经历和成就。最近,《程序员》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对这位软件开发的“泰山北斗”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DeMarco先生透露出他对软件开发的一些深入认识和想法。<br /><br /><br /><br />关注软件中“人”的问题<br /><br />《程序员》(下文简称《程》):DeMarco先生,您好。最近,您的两本书——《最后期限》和《人件》在中转载 2010-08-07 19:54:00 · 719 阅读 · 0 评论 -
一封写给中国学生的信:从诚信谈起
<br />今年5月23日,比尔·盖茨先生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支持和敦促美国政府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国待遇。文中,他特别谈到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大学生那次对话的愉快经历以及因此而留下的深刻印象。 <br />这篇文章令我不禁想到,在中国的这两年来,我工作中最大的享受也是到国内各高校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些访问和交流使得我有机会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事业、前途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中国学生的聪明、好学和上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br />在与这些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问题是转载 2010-08-07 19:39:00 · 643 阅读 · 0 评论 -
世界500强高管给应聘者的11条建议
<br />世界500强高管给应聘者的11条建议 <br />中国员工有哪些不足?世界500强的高管如何看待每个求职者的面试表现?学历、经历、专业、能力,在世界500强心目中占多大的分量?长期研究青年就业问题的上海交通大学学者熊丙奇,与近30位世界500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青年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对话。在日前出版的《天下无墙》一书中,熊丙奇为求职者总结出11条建议。 <br /> 建议1:看到潜在的危险 <br /> 埃森哲合伙人兼中国区总裁李纲认为,中国员工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转载 2010-08-07 19:25:00 · 557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开发的哲学思考
<br />译者注:这篇文章虽然年代久远(1996年写的,对于IT行业来说用‘久远’二字应该说 还是十分合适的),但读过之后还是为作者的才华所倾倒,这是不可多见的一篇文章。<br />卡内基-梅隆软件开发学院及其它学院的研究人员用尽毕生的精力去定义一个理论学科(即软件开发理论),到后来才发现仍有很多东西比较模糊,他们对此也不隐瞒。软件开发,自从产生以来,它以迷人的风采征服了许许多多有才华的人,一些教授、专家学者及商业管理人士不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然软件能迷住这么多人,为什么人类无法定义它、解释它,深刻地了转载 2010-08-07 19:22:00 · 434 阅读 · 0 评论 -
华 为 的 冬 天
<br />这是一篇在IT业界流传的文章,许多公司的老总都向下属推荐阅读,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就是该文的积极推荐者。有人认为这是任正非为IT业敲响的警钟,也有人说任正非是“作秀”,还有人猜测是华为在为人事变动制造舆论。由于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很少和媒体打交道,因此我们无从知晓这篇文章的真实背景,但是,在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任正非大谈危机和失败,确实发人深省。<br />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转载 2010-08-07 19:20:00 · 619 阅读 · 0 评论 -
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从优秀到卓越
三年前离开中国时,我在《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中,与广大青年学生一道,讨论了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就青年学生如何对待机遇、学业、工作、他人、自己等问题,阐述了我的个人意见。我提出诚信和正直、主动意识、交流和沟通、努力一生学习这几个个人素质方面值得中国学生高度重视,在这三年,许多中国学生,经过电子邮件、讲座后的问答、座谈、和其他渠道(例如在电视节目“对话”中),常对我提到“如何成才”的问题。对于这个大家关注的问题,我整理了许多材料,集成这封“第二封信”。在第一封信力转载 2010-08-07 19:47:00 · 48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