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aic是将若干个图层合并到一个已有图层中去,有一种 “Save”的感觉,但是似乎只覆盖“源数据”和“目标数据”重叠的地方,不重叠的数据会被保留,
而Mosaic To New Raster则类似于“Save As”,它是生成一个新的图层,而且整体处理速度,这个比Mosaic要快不少,二者参数差距不达,一般可以考虑Mosaic To New Raster。
下面介绍一下Mosaic的各个参数:
1.Input Rasters。输入图层,没什么好说的,把要合并的图层加进来就好了;
2.Target Raster。输出图层,也没啥好说的,注意和前面的输入图层格式一样就好;
3.Mosaic Method (optional)。这个是Mosaic最重要的,它问你结果中,重叠部分(overlapping area)的颜色怎么判断,FIRST--重叠部分和顺序在上的图层一致;LAST--重叠部分和顺序在下的图层一致;BLEND--两个图层的混合色(这个我看看懂,反正结果一般);MEAN--两个图层的平均值;MINIMUM--两个图层中去小值;MAXIMUM--两个图层中取大值。在这里,其实最有用的还是FIRST和LAST,MEAN出来的效果,重叠部分类似于盖了一层纱,由于0代表黑色,255代表白色,故MINIMUM的结果重叠部分偏暗,而MAXIMUM的结果重叠部分偏亮;
4.Mosaic Colormap Mode(optional)。这个参数我个人感觉完全没用,因为不管我怎么设置,结果都没有任何变化(我用ArcMap中的Identify,发现各种不同参数下,相同栅格值的RGB值完全相同。)希望知道的过客能教我一下用法;
5.Ignore Background Value(optional)。这个参数是问你把哪一个值的参数当成NoData来处理。但是我怀疑只能处理单图层,如GRID格式的,因为我在这里输入255(即把白色设为NoData),但是结果还是白色,并没有像正常的NoData像元那样,当作透明的处理,不过结果再查询,这些地方已经是 Nodata了,可能是ArcMap的Bug吧;
6.Nodata Value(optional)。这个是问你把NoData当成什么值来处理,例如如果我们写上0,那么就
Mosaic/Mosaic To New Raster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3-10-08 00:27:5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