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塑性理论与振动
1 弹性塑性理论的基础
在工程应用中,材料的弹性塑性行为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当材料承受外部载荷时,它首先表现出弹性变形,这意味着去除载荷后材料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然而,当载荷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材料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此时即使去除载荷,材料也无法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这种转变不仅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还会显著改变结构在振动条件下的响应特性。
1.1 弹性与塑性转变条件
材料从弹性转变为塑性的条件主要取决于其屈服强度。常见的屈服准则包括:
- von Mises 屈服准则 :当材料内部的等效应力(有效应力)达到屈服点时,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等效应力定义为:
[
\sigma_{\text{eff}} = \sqrt{\frac{3}{2} s_{ij} s_{ij}}
]
其中 (s_{ij}) 是偏应力张量。
- Tresca 屈服准则 :当材料的最大剪应力达到屈服点时,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最大剪应力定义为:
[
\tau_{\max} = \frac{1}{2} (\sigma_1 - \sigma_3)
]
其中 (\sigma_1) 和 (\sigma_3) 分别是最大和最小主应力。
屈服准则 | 定义 | 表达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