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铁路局融雪项目工作小结1

本文总结了铁路道岔融雪设备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施工特点,并提及iOS开发Blog更新至Swift2.0基础第一部分的情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计划中今天应该完成新区站融雪设备的安装的,而且应该已经把iOS开发blog更新到swift2.0基础的第一部分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融雪设备安装缓慢,搁置了这两项计划,幸好刚刚已经补充了一篇iOS开发的blog,那么现在我想总结一下这几天的工作,以便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

首先谈一下我现在所接触的融雪设备及工程
铁路道岔融雪主要解决冬天由于雨雪天气,道岔处由于积雪,结冰,冻结等原因造成的道岔切换位置不到位问题。
施工特点:
1.不能耽误铁路列车正常行驶;
2.不能对道岔位置有过长时间影响;
3.施工时间不连续,随时可能停止;
4.施工需要由铁路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易混乱
5.设备位置不能对铁路位置有影响
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1.未能按图施工,施工根本不按图纸进行。新建线路可以按图施工,改造线路可能由于线路分布问题不能按图施工;
2.施工效率低。设备的本身设计问题造成的设备安装较为繁琐,施工工人不熟练,素质不高;
3.工艺不达标,返工率高。由于施工过程过于随意而导致像加热导线使用随意,防护套管使用随意,有长有短等问题;
4.施工计划不明确,附件等不能按时到位。

一些其它问题:
1.设备设计参考标准是什么?
2.设备原理是什么?
3.施工标准是什么?

关于以上问题,是这2周以来的观察和实际工作所得,其它问题和较为深入问题由于对于改设备的了解程度不高,还未有其他疑问。这段时间将着重对于施工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在blog中反馈出来。

以下是基于SWAT模型中的融雪径流模拟参数设计的一个简单Python代码实现。此代码主要通过设定融雪基温(`SMTMP`)、降雪温度(`SFTMP`)、融雪因子(`SMFMX`, `SMFMN`)以及积雪温度滞后(`TIMP`),来计算每日的融雪径流量。 ### 融雪径流模拟代码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snowmelt_runoff(daily_temperatures, precipitation, smtmp=0.5, sftmp=0.0, smfmx=6.21, smfmn=12.21, timp=0.9): """ 计算融雪径流 参数: daily_temperatures (list): 每日平均气温列表 (°C) precipitation (list): 每日降水总量列表 (mm/day) smtmp (float): 融雪基温 (°C) [^2] sftmp (float): 降雪温度 (°C) [^2] smfmx (float): 日间最大融雪因子 (mm/°C) [^2] smfmn (float): 夜间最小融雪因子 (mm/°C) [^2] timp (float): 积雪温度滞后期限 (无单位) [^2] 返回: list: 每日融雪径流量 (mm/day) """ # 初始化变量 snowpack = 0.0 # 当前积雪量 (mm) runoff = [] # 存储每日融雪径流量 for t, p in zip(daily_temperatures, precipitation): if t >= sftmp: # 如果当前温度高于降雪温度,则形成新积雪 new_snow = max(p - ((timp * (t - sftmp)) ** 2), 0) # 新增积雪量 else: new_snow = p # 更新积雪包 snowpack += new_snow # 计算当日融雪量 melt_rate = 0.0 if t > smtmp: day_melt = smfmx * (t - smtmp) # 白天融雪量 night_melt = smfmn * (t - smtmp) / 2 # 夜晚融雪量 melt_rate = min(day_melt + night_melt, snowpack) # 减少积雪并记录径流 snowpack -= melt_rate snowpack = max(snowpack, 0) # 雪包不能小于零 runoff.append(melt_rate) return runoff # 示例数据 daily_temps = [2, 3, 1, 4, 5, 6, 7] # 每日平均气温 (°C) precipitation_data = [5, 8, 10, 12, 15, 18, 20] # 每日总降水量 (mm/day) # 运行函数 result = snowmelt_runoff(daily_temps, precipitation_data) print("每日融雪径流量:", result) ``` --- #### 解释与说明 上述代码实现了简单的融雪径流计算逻辑,其中: - 温度驱动的融雪机制被定义为依赖于日均气温和特定的融雪因子[^2]。 - 使用了两个关键参数——白天的最大融雪因子 (`smfmx`) 和夜晚的最小融雪因子 (`smfmn`) 来区分昼夜差异的影响。 - 对于新增积雪量的估算引入了一个二次方程形式,考虑到了积雪温度滞后的效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加入更多复杂的物理过程描述,比如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等因素对融雪径流的具体影响。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