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数据库中的列表是双向链表结构,基于这种结构,Redis数据库的列表可以实现栈和队列
Redis列表的操作命令
1.lpush key value:在列表头部插入元素,返回值是添加后列表的长度。

2.lrange key start stop:查看列表中指定范围的元素。

3.rpush key value:在列表的尾部插入元素,返回值是添加元素后列表的长度。

4.lpop key:从头部弹出一个元素,返回值是删除的元素。

5.rpop key:从尾部弹出一个元素,返回值是删除的元素。

6.linsert key BEFORE|AFTER 值 新值:在原有元素之前或之后插入一个元素,返回值是插入后列表的长度。

7.lset key 索引 新值:修改指定索引位置上的元素。

8.lrem key count 值:从key中删除指定数量的元素。
count > 0:代表从头部删除
count < 0:代表从尾部删除
count = 0:代表全部删除

9.ltrim 键 start end:保留start-end范围内的元素,或删除start-end范围外的元素。

10.lindex 键 索引:查看指定索引上的元素。

11.llen 键:查看列表长度。

12.rpoplpush key1 key2:从key1的尾部删除元素,将删除的元素添加到key2的头部,返回值是删除的元素。

本文介绍了Redis数据库中的列表操作命令,包括在列表两端进行插入和删除元素、查找和修改元素等常见操作。
8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