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机器人的差别根本在哪里?就是记忆的存储和对存储内容的组合与配比中。人的记忆,最根本的就是把曾经见过的东西存储起来。把现实中的东西,通过"枚举方法"与存储的内容相配比,当对应在一起时,就认为可以实现确认。
关键因素是记忆与现实的量化和抽象。比如我们。我之所以能认识你,首先就是在第一次见到你时,就把你的主要特征记忆了下来,比如你的性别,你笑的可爱,你的眼睛一个大一个小,或者你的长头发。当我再次见到你时,我就把这几个物征拿出来比较,从而通过主要特征的变化认出你来。
目前,机器人之所以不能实现自由灵活地认出每个动态的人,根本原因就是一些人的主要特征还没有完全量化出来。其实,人也是机器。所不同的,就是人可以自由地吸取外界的知识,并创造知识。而机器人,并没有这个功能。难道是机器人不能具有这个功能吗?非也!
知识的创造,可以理解为各种知识的交叉。比如艺术和心理学,可以产生艺术心理学一样,如果把所有的知识把输入到机器人的大脑中,再把人的思绪程序放入到对所有知识的整理中,机器人就能实现创造和思维了。
那么,我为什么会思考?我思考的本质是什么?我思考的环境是什么?其实,我所有的思考,都是对环境的认识。我所得到的知识越少,意味着我的思维方式越发简单,从而决定了我的思维达不到创造。而激发我思考的环境,主要是我对环境的认识与所存储知识的相互配比。
我思考的本质应当是对已有知识的枚举与配比。或者称为融合与抽算。为了证明这种观点&#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