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ediaRecorder类实现录像功能的基本步骤是:创建MediaRecorder对象、设置音视频源、设置输出格式和音视频编码格式、设置预览控件和输出文件、准备、开始录制、停止录制、释放资源。停止录制后可以重置,然后开始另一个录制过程。
流程和对应的代码如下图:
注意,所有步骤必须按先后顺序进行,特别是设置各种参数的步骤,不能打乱顺序。
下面编写一个实现最基本的录像功能示的例子,例子针对Android8.0(API26)开发。界面和主要代码如下:
在Activity的onCreate方法中创建MediaRecorder对象,并为其设置预览的SurfaceView组件,再创建视频文件对应的File对象、FileProvider和共享给播放器的URL。当RECORD按钮按下时,执行设置参数和录像的流程。当STOP按钮按下时,执行stop方法。当VIEW按钮按下时,调用视频播放界面来播放录制的视频,以检查录制是否成功。
但是,这样实现的预览功能并不完善,只有开始录像后才有预览显示,录制开始之前没有,且竖屏时也按横屏显示。要在录制开始之前就能预览需要借助Camera类,与拍照预览的实现一样。用了Camera对象之后,还可以选择拍摄用的摄像头,以及旋转90度预览,但视频文件中还是按横屏录制的。录像预览功能也可使用Camera2框架。
将Camera的预览流程和MediaRecorder的录像流程结合到了一起之后的流程和主要代码如下图:
按照上述流程完善后的例子界面和主要代码如下:
MediaRecorder还有一些可选设置,包括摄像头、尺寸和帧速率、最大时长和最大文件长度。这些设置在设置参数步骤中的位置不能更改。并且,设置分辨率和帧速率只能设置系统支持的,否则出错。支持的参数可以通过Camera.getParameters()方法获得。设置这些参数的流程和主要代码如下:
我们为前面的例子加入这些设置,将系统支持的分辨率和帧速率读取出来,让用户选择。这些设置要求API 11以上。加入设置后的界面和主要代码如下:
此外,使用摄像头和录制音频都需要权限,而且在使用之前还需要动态权限检查: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RECORD_AUDIO"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CAMERA" />
调用播放视频界面并传递视频文件需要FileProvider,需要在Manifest中声明:
<provider
android:name="androidx.core.content.FileProvider"
android:authorities="${applicationId}.fileProvider"
android:exported="false"
android:grantUriPermissions="true">
<meta-data
android:name="android.support.FILE_PROVIDER_PATHS"
android:resource="@xml/file_paths" />
</provider>
file_paths.xml定义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aths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external-files-path
name="testdir"
path="./"/>
</paths>
例子的完整代码如下:
package com.zzk.a1509videorecord;
import android.Manifest;
import android.app.AlertDialog;
import android.content.DialogInterface;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import android.content.pm.PackageManager;
import android.hardware.Camera;
import android.hardware.Camera.Parameters;
import android.hardware.Camera.Size;
import android.media.MediaRecorder;
import android.net.Uri;
import android.os.Build;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ut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