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算是计算机(CS)和电子工程(EE)的一个交叉学科。相关的会议和期刊通常没有物理生物等领域那些量化的影响因子排名。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会议影响力远大于期刊。而会议之间也没有任何量化比较,只有人们默认的一些不成文的档次划分。我读硕士和博士期间,组里对于会议和期刊档次的划分大致如下(其中加入了一些个人分析和评价)。
第一档:SIGCOMM, MobiCom
SIGCOMM是ACM老牌会议,其首席地位无可置疑。SIGCOMM论文录用率在10%左右,收录的论文偏重系统和协议设计,极少有理论论文。另外,每年收录的二三十篇论文中仅有1/5左右是无线网络,但这些论文的平均质量和影响力都很高。
MobiCom 专注于无线网络,每年收录30篇左右,录用率在10%~15%。在2005年以前,MobiCom论文以理论加仿真占主导,所以一人一电脑就可搞定。但之后随着WiFi硬件接口的公开和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星期,做实验变得越来越容易,所以对于实验验证的要求越来越高,收录的论文也越来越偏系统设计测量之类。 2010年MobiCom的一位组委会成员感叹:MobiCom is becoming highly imbalanced. The systems guys clearly dominate the entire conference. Most of them don't have the patience to read theory papers... If you don't have any running code, it's very hard to get in.
第二档:MobiHoc, MobiSys, SIGMETRICS
MobiHoc, MobiSys两个会议可以说是MobiCom下比肩而立的两兄弟。MobiHoc偏理论,MobiSys偏系统和应用(特别是手机等移动计算系统)。 SIGMETRICS偏重计算机系统的测量和建模,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无线网络论文。 按照ACM的统计,MobiCom, MobiHoc, MobiSys, SIGMETRICS的平均引用率19.6, 15.2, 9
第一档:SIGCOMM, MobiCom
SIGCOMM是ACM老牌会议,其首席地位无可置疑。SIGCOMM论文录用率在10%左右,收录的论文偏重系统和协议设计,极少有理论论文。另外,每年收录的二三十篇论文中仅有1/5左右是无线网络,但这些论文的平均质量和影响力都很高。
MobiCom 专注于无线网络,每年收录30篇左右,录用率在10%~15%。在2005年以前,MobiCom论文以理论加仿真占主导,所以一人一电脑就可搞定。但之后随着WiFi硬件接口的公开和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星期,做实验变得越来越容易,所以对于实验验证的要求越来越高,收录的论文也越来越偏系统设计测量之类。 2010年MobiCom的一位组委会成员感叹:MobiCom is becoming highly imbalanced. The systems guys clearly dominate the entire conference. Most of them don't have the patience to read theory papers... If you don't have any running code, it's very hard to get in.
第二档:MobiHoc, MobiSys, SIGMETRICS
MobiHoc, MobiSys两个会议可以说是MobiCom下比肩而立的两兄弟。MobiHoc偏理论,MobiSys偏系统和应用(特别是手机等移动计算系统)。 SIGMETRICS偏重计算机系统的测量和建模,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无线网络论文。 按照ACM的统计,MobiCom, MobiHoc, MobiSys, SIGMETRICS的平均引用率19.6, 15.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