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alizable中的serialVersionUID到底有啥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Serializable接口的应用,包括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具体实例讲解了serialVersionUID的作用及其对序列化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在研究跨进程通信的问题,于是又再一次研究了,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Serializable接口。


那么好,做过Java开发的朋友肯定对这个接口不陌生吧,Java中就是通过这个接口,来实现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那么下面看看使用Serializable接口的小例子。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float height;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float getHeight() {
		return height;
	}
	public void setHeight(float height) {
		this.height = heigh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name=" + name + ", age=" + age + ", height=" + height + "]";
	}
	
}


上面是我们常见写法的bean,不过呢,Eclipse就会有这个提示:The serializable class User does not declare a static final serialVersionUID field of type long,意思就是说让你添加一个serialVersionUID的值。

不过呢,我们就算不添加,那么也是可以正常序列化的。下面贴一下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static String FILE_PATH = "cache.txt";

	/**
	 * 测试SerialVersionUID和不同是否能发序列化成功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对象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Age(10);
		user.setName("小可爱");
		user.setHeight(175.6f);
		// 开始序列化
		ObjToFile(user);
		// 开始反序列化
		Object o = FileToObj();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o.toString());
	}

	/**
	 * 序列化
	 */<del>
</del>	public static void ObjToFile(Serializable s) {
		ObjectOutputStream _Oos = null;
		try {
			_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FILE_PATH));
			_Oos.writeObject(s);
			_Oos.flush();
			System.out.println("序列化成功!");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 (_Oos != null) {
				try {
					_Oo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反序列化
	 */
	public static Serializable FileToObj() {
		ObjectInputStream _Ois = null;
		try {
			_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FILE_PATH));
			Serializable s = (Serializable) _Ois.readObject();
			System.out.println("反序列化成功");
			return s;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 (_Ois != null) {
				try {
					_Oi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return null;
	}

}

先说第一种情况:

其实,如果你不添加serialVersionUID,那么Eclipse在会根据这个类的结构(成员变量,成员变量的个数等),生成一个hash值,然后将这个值作为serialVersionUID。

告诉大家实验步骤:

1、序列化User对象的时候,不要添加serialVersionUID。

2、然后给User对象添加serialVersionUID = 2L,可以随便是个long值。

3、开始对新添加的User对象,进行反序列化。

接着大家就可以看到控制台打印的报错了。

我这边的报错是这样的:

java.io.InvalidClassException: com.peng.test.User; local class incompatible: stream classdesc serialVersionUID = -2110639933710420778, local class serialVersionUID = 2

看到上面的这个serialVersionUID = -2110639933710420778了吗,我们序列化的时候,不是没有添加serialVersionUID的值吗。
当然了,这种方式只能说明serialVersionUID这个值会自己生成,那么就这样确定是Eclipse生成的,仿佛证据不是很确凿,不过呢,还有一种方法,来证明一下,那就是不使用Eclipse,直接使用文本编辑器,如果根本不能序列化,那么就是Eclipse的问题了。

第二种情况:
如果你没有添加serialVersionUID,进行了序列化,而你在反序列化的时候,修改了User对象的结构(添加或删除成员变量,修改成员变量的命名),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上面的报错。

第三种情况:

如果你添加了serialVersionUID,进行了序列化,而你在反序列化的时候,修改了User对象的结构(添加或删除成员变量,修改成员变量的命名),那么就不见的报错了,不过反序列化,它只能恢复部分数据,或者恢复不了数据。

总结一下:
序列化的时候,系统会把序列化的类的serialVersionUID写入到序列化文件中(有可能其他地方),当去反序列化的时候,系统会去检测文件中的serialVersionUID,如果类中的值和文件的值一致,那么就可以反序列化成功,反之失败。








### Serializable 接口中的 `serialVersionUID` 的作用 在 Java 中,当对象被序列化时,Java 虚拟机会为其分配一个默认的版本号,称为 `serialVersionUID`。这个编号用于验证反序列化的类定义是否与原始序列化数据匹配。如果两者不一致,则会抛出 `InvalidClassException` 异常。 #### 自动生成 vs 手动指定 `serialVersionUID` 如果没有显式声明 `serialVersionUID`,编译器会在运行时基于类的各种属性自动生成该值[^1]。然而,这种自动计算的方式可能会因为细微的变化(如字段顺序调整、方法签名修改等)而导致不同的 `serialVersionUID` 值,从而引发兼容性问题。因此,推荐手动设置 `serialVersionUID` 来确保一致性。 以下是正确设置 `serialVersionUID` 的方式: ```java public class MyClass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 类成员和其他逻辑... } ``` 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未来对类进行了某些不影响其核心功能的小改动,只要保持 `serialVersionUID` 不变,仍然可以成功完成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操作。 #### 设置 `serialVersionUID` 的最佳实践 为了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并减少潜在错误风险,在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时应遵循以下建议: - **始终定义静态最终变量**:将 `serialVersionUID` 定义为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类型,并赋予唯一标识符。 - **考虑向后兼容性需求**:设计初期就规划好可能发生的变更及其影响范围,合理设定初始值以便后续扩展时不破坏现有结构[^3]。 - **利用工具辅助生成**:IDE 如 Eclipse 或 IntelliJ IDEA 提供了便捷的功能来帮助开发者快速创建合适的 `serialVersionUID` 数字串[^4]。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例子展示如何在一个单例模式下的可序列化类里应用这些原则: ```java public class SingletonClass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7890123456789012345L;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Class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Class(){} public static SingletonClass getInstance(){ if(instance == null){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class){ if(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Class(); } } } return instance; } // 防止反序列化时创建新实例 protected Object readResolve() throws java.io.ObjectStreamException{ return getInstance(); } } ``` 此代码片段不仅实现了基本的线程安全单例模式,还包含了防止非法反射攻击以及控制序列化行为的部分。 ### 结论 综上所述,理解并恰当地运用 `serialVersionUID` 是掌握 Java 序列化机制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增强程序稳定性还能简化维护过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