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这里
在设计基类时,对于某些成员变量基类设计者A也不知道其他人会怎么使用,假如A一开始将成员变量a定义为private,当其他人过来继承时需要一个a++的操作,那么他就不得不去找A让他改基类的定义,不然在继承类中无法直接操作基类的私有成员。过了一会儿又有人需要一个a--操作,那么A又要改基类定义添加一个a--的public成员函数,当然后面还有各种需求。。所以A很无奈,于是就出现了protect,对于继承者而言,你们随便操作不用再来麻烦我。这样即保证了数据的私有性(不能被对象获取),同时基类设计者也不用来回改基类定义来满足各种继承者
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白下面几点。
1.类的一个特征就是封装,public和private作用就是实现这一目的。所以:
用户代码(类外)可以访问public成员而不能访问private成员;private成员只能由类成员(类内)和友元访问。
2.类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继承,protected的作用就是实现这一目的。所以:
protected成员可以被派生类对象访问,不能被用户代码(类外)访问。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ssert.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public:
int a;
A(){
a1 = 1;
a2 = 2;
a3 = 3;
a = 4;
}
void fun(){
cout << a << endl; //正确
cout << a1 << endl; //正确
cout << a2 << endl; //正确,类内访问
cout << a3 << endl; //正确,类内访问
}
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