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生成树协议习题案例

本文详细解析生成树协议中生成器端口(Root Port)的选举过程,包括根桥选择、根端口(Root Port)和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的选择规则,通过案例展示端口选举的细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ASE1:

【STP】生成树协议习题案例

首先选Root,由于大家的网桥优先级都相等,因此MAC最小的SW1胜出,成为根桥。
其次在非根桥SW2及SW3上各选举一个根端口RP,如图所示,因为这些端口到达SW1根路径开销最小所以胜出。最后在每个段上选择一个指定端口DP,SW1是根桥,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DP,最后比较SW2、SW3之间直连链路的两个接口。SW2会从接口上收到SW3发来的BPDU,SW3也会收到SW2发来的BPDU。按照如下顺序进行PK(都是比小):
  【STP】生成树协议习题案例

先比较BPDU中的RootID,值都是SW1的桥ID,比不出来。再比较到根的开销,由于网络中所有接口的带宽都是100M,因此到根的开销相等,还是比不出来,那么就再往下比,比BPDU中的桥ID字段,由于SW2的MAC地址更小,因此SW2发送的BPDU更优,所以SW2胜出,它的端口成为指定端口。

CASE2:
  【STP】生成树协议习题案例

根桥的选举就不说了,接下去看RP,SW2两个接口,都会收到BPDU,而上联到Root的接口到根的路径开销更小,所以上联口为RP。 SW3却不一样,由于连接到Root的接口带宽仅为100M,因此连接SW2的接口胜出为RP。最后选择DP。简单不赘述了。

CASE3:
【STP】生成树协议习题案例

根桥的选举就不说了。根端口的选举,SW2和SW3都比较简单。关键看SW4,有两个接口,这两个接口都会收到BPDU,首先看到Root的路径开销,由于这两个BPDU中包含的RootPathCost字段值相等,而且SW4的这两个端口的端口Cost也相等,因此从这两个端口到Root的路径开销相等,因此这一步比较不出来。接着看桥ID,也就是从这两个接口上收到的这两份BPDU中的BridgeID字段值,这两个字段的值其实就是BPDU的发送者SW2及SW3的桥ID,比较后发现SW2的MAC更小(比SW3小),因此SW4上连接SW2的接口胜出,成为RP。
最后看DP,也比较简单如图所示。我们拿SW3及SW4之间的segment举例,由于SW3及SW4都会产生BPDU,而SW3发给SW4的BPDU明显要优于SW4自己产生的从这个接口发送的BPDU,因此最终SW4的接口胜出。

CASE4:
  【STP】生成树协议习题案例
根桥的选举就不说了。接下去看RP,SW2有两个接口,这两个接口都会收到BPDU,都来自SW1,因此这两个BPDU中的RootPathCost字段值都是0,加上SW2这两个接口的带宽相等,因此两个接口到根的路径开销也相等;其次比较发送者的桥ID,由于两个接口上收到的BPDU都是来自同一台交换机SW1,因此BridgeID也相等,也比较不出来;下面再比较这两个BPDU的PortID字段值,也就是SW1的Fa0/1及Fa0/2接口的PortID,我们假设两个接口优先级相等,那么就比这两端口的编号,F0/1的编号小于F0/2,因此最终选出SW2上的根端口F0/1,因为这个接口连接着的对端的接口(SW1的F0/1)的PortID更小。
注意,这时候如果试图在SW2上将F0/2的接口优先级改小,是不会影响SW2上根端口的选举的,因为看的是发送者的端口ID。所以如果在SW1上,将F0/2的端口优先级调小(调整得比SW1的F0/1口的优先级更小)。那么SW2上,F0/2就会胜出成为根端口。






红茶三杯

网络工程 | 项目管理 | 技术培训
学习 沉淀 成长 分享

<think>好的,用户需要寻找与STP生成树协议)相关的练习题或学习资料。首先,我应该回顾已有的引用内容,看看有没有相关的资料。引用[1]、[2]、[3]都提到了STP的应用实例、实验配置和练习题,特别是引用[1]详细描述了根桥选举、根端口选举等过程,并提供了理论学习的链接。引用[2]和[3]则涉及实验配置,包括MSTP和VRRP的结合使用。 接下来,用户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资源,比如理论练习题、实验配置案例或综合应用场景。需要将这些引用中的信息整理分类,提供清晰的资源类型,例如基础理论、实验配置、综合应用等。同时,应该确保每个推荐的学习资料或练习题都对应到正确的引用来源,比如引用[1]适合基础理论加案例分析,引用[2]是MSTP实验,引用[3]则是结合VRRP和STP的综合实验。 此外,用户可能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建议,比如如何结合理论和实践,或者如何利用模拟器进行实验。因此,在回答中可以加入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比如使用eNSP模拟器进行练习,参考具体配置步骤等。同时,根据用户的问题,生成相关问题,帮助用户深化学习,比如STP的选举过程、优化方法或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列出资源类型,每个类型下给出具体例子和对应的引用来源。同时,语言要简洁明了,符合中文表达习惯,避免使用Markdown格式,但按照用户的要求使用引用标识。最后,生成的相关问题需要紧扣STP的学习重点,帮助用户扩展思考。</think>### 关于STP习题及学习资料的整理 #### 一、STP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 1. **基础理论与应用示例** - 引用[1]提供了STP的详细应用实例,包含根桥选举、根端口选举、指定端口确定等关键流程。适合已掌握基础理论后巩固实践能力,配套链接包含STP理论知识点[^1]。 - 示例问题: > 若交换机A的桥优先级为32768,MAC地址为00-11-22-33-44-55,交换机B的优先级为4096,MAC地址为00-11-22-33-44-56,哪台交换机会被选为根桥? *答案:根桥选举优先级数值越小越优,因此交换机B(优先级4096)为根桥。* 2. **BPDU报文与生成树规则** - 引用[2]中解释了BPDU报文结构及STP生成树的运行规则,适合结合实验理解协议底层逻辑[^2]。 #### 二、实验配置与综合应用 1. **MSTP配置实验** - 引用[2]提供了多生成树协议(MSTP)的配置实验,涵盖VLAN与生成树结合的场景,适合通过华为/H3C设备模拟练习[^2]。 - 实验目标: - 配置不同实例映射到特定VLAN - 验证不同实例的根桥独立性 2. **STP与VRRP综合实验** - 引用[3]给出结合STP、VRRP、VLAN和DHCP的综合实验,要求通过华为eNSP模拟实现交换机冗余与负载均衡[^3]。 - 实验步骤示例: ```shell # 配置STP优先级 [SW1] stp priority 0 # 配置VRRP组 [SW1-Vlanif10] vrrp vrid 1 virtual-ip 172.16.10.1 ``` #### 三、推荐学习路径 1. **基础到进阶流程** - 步骤1:学习STP基础(根桥选举、端口状态迁移)→ 引用[1] - 步骤2:通过eNSP搭建简单拓扑,验证BPDU交互 → 引用[2] - 步骤3:结合VRRP、DHCP完成高可用网络设计 → 引用[3] 2. **模拟器工具建议** - 使用华为eNSP或GNS3进行实验,需掌握以下命令: ```shell display stp brief # 查看端口角色及状态 display vrrp # 检查VRRP主备状态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