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志] 第54节 武经七书司马法

本文介绍了《司马法》这部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核心内容及其作者田穰苴的事迹。《司马法》强调仁义之战的重要性,提出了顺天时、明地利、通人和等治国理念,并阐述了古典的作战原则。

        武经七书司马法
        
        晏婴曾向齐景公推荐将军“司马穰苴”,《史记卷六十四.司马穰苴列传第四》记载,『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晋国在位于山东聊城的“夷仪”建立有军事要塞,经常从这里出发攻打山东聊城东阿,以及山东荷泽鄄城。这个要塞一直到公元前502年,晋国中军帅“范氏”士鞅,也就是范宣子去世时,齐景公趁着晋国政坛高层换届的时机才把它拔掉。在晋国不断骚扰齐国西境的同时,燕国也时常侵犯齐国北境黄河。由于『齐师败绩』,齐国军队败北,齐景公相当头疼。『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原君试之。”』。由于晏婴的推荐,『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齐景公跟“田穰苴”交谈后很高兴,就任命他作将军。田穰苴提出『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齐景公同意了,『使庄贾往』。这位“庄贾”是个可怜人,从一开始就被“田穰苴”算计,注定成为用来“杀鸡儆猴”整顿军纪的棋子。“田穰苴”『斩庄贾以徇三军』,取得了『三军之士皆振栗』的预期目标。
        
        “田穰苴”整顿军纪完毕,『三日而後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於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收回所有失地,班师回朝。『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後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齐景公出城迎接凯旋归来的军队,并且加封“田穰苴”大司马官职。田穰苴为“田氏”挣了大脸,『田氏日以益尊於齐』,“田氏”在齐国更加受尊敬。此时齐国其它大家族感受到了“田氏”强大带来的威胁,于是『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於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考虑到田穰苴的功业威名昙花一现,“晋燕侵边”事件及齐景公幸臣“庄贾”此人在其它史料中踪迹难寻,史记纪录里对田穰苴率兵出征时间语焉不详,我们可以认为“田齐后人”具有“捧高先辈”的嫌疑。因为“姜齐”开国君主是“武庙十哲”的“主祭”姜太公吕尚,所以“田氏”需要一位拥有赫赫武功的名将族人以增强“代齐”执政的合法性。嫡系子孙在家谱中记录详细无从作伪,『田氏庶孽』正好可以“生的突然,死的迅速,霎那辉煌,瞬间音杳”。田穰苴生卒年份无从考证,却在“武庙十哲”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战国无名士”还替他撰述了“武经七书”之一的《司马法》,与替姜太公撰述的《六韬》齐名。
        
        《司马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著作,比《孙子兵法》还要古老。它记录了春秋前期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战原则,如“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这些都具有浓郁的贵族色彩。书中讲究军礼胜过讲述兵法,是典型的三代兵法化石。《司马法》流传两千多年,现仅残存仁本、天义、定爵、严位、用众五篇。
        
        《仁本篇》中指出,『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只要把“仁义”的旗号打起来,杀人放火,攻城灭国都是可以去做的。『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国家再强大,也经不起频繁战争,世界再和平,也不可以忘记备战。治理国家,要『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顺天时,明地利,通人和,国家就会安定。
        
        《天义篇》中指出,『贵贱立伦经,上下不相陵。德义不相逾,材技不相掩,勇力不相犯,故力同而意和也』,分清“贵践”,序别尊卑,讲求德义,鼓励才技,抑制豪强,这样民众就会“齐心协力”。『上贵不伐之士,不伐之士,上之器也,苟不伐则无求,无求则不争』,朝堂上需要“老成谋国”的贤士,因为贤士没有争斗心。没有争斗心是朝政需要的好品质,却是军旅摒弃的坏品质。“国政”和“军事”两者选用人才的标准截然不同,这叫做“上下不相陵”。『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故德义不相逾』,不能以军政府治国,不能以民主制治军,治国要靠“德”,治军要靠“义”,“德”与“义”使用分场合,这叫做“德义不相愈”。『国中之听,必得其情,军旅之听,必得其宜』,“国政”会议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军事”行动要审时度势,当机立断,这叫做“材技不相掩”。『从命为士上赏,犯命为士上戮』,“国政”要能纳谏言,允许不同意见,听取不同声音,“军旅”中要“令行禁止”,听从命令的赏,不听命令的杀,这叫“勇力不相犯”。
        
        《定爵篇》指出,『不服、不信、不和,是渭战患;骄傲、吟旷、虞惧,是谓毁折;大小、坚柔、众寡,是谓战权』,将士关系不佳称为“战患”,士兵心情不佳称为“毁折”,双方军力对比称为“战权”。排兵布阵要『行惟疏,战惟密,兵惟杂』,行军时方阵要疏散,作战时方阵要密集,携带不同兵器的士兵要互相配合。
        
        《严位篇》指出,『凡战之道,位欲严,政欲栗,力欲窕,气欲闲,心欲一』,军容要齐整肃穆,士卒要心神凝练。『以力久,以气胜。以固久,以后胜,本心固,新气胜。以甲固,以兵胜。车以密固,徒以坐固,甲以重固,兵以轻胜』,士兵力气大,士气高,铠甲厚,敏捷高,就容易获胜。『以轻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轻则战』,轻甲步兵互相对阵很危险,重甲步兵互相对阵难成功,用轻甲对攻重甲会溃败,用重甲对攻轻甲才可战。
        
        《用众篇》指出,『众寡以观其变,进退以观其固,危而观其惧,静而观其怠,动而观其疑,袭而观其治』,作战时先用各种举动去试探敌方反应,然后『击其疑,加其卒,致其屈,袭其规。因其不避,阻其图,夺其虑,乘其惧』,打击对方的弱点,以求攻其一点,溃其全局。己方则需要『进必有进路,退必有反虑』,时刻做好进攻和撤退两手准备,要考虑好从哪里进攻以及从哪里退回。 


本节到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内容概要:本文系统介绍了算术优化算法(AOA)的基本原理、核心思想及Python实现方法,并通过图像分割的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价值。AOA是一种基于种群的元启发式算法,其核心思想来源于四则运算,利用乘除运算进行全局勘探,加减运算进行局部开发,通过数学优化器加速函数(MOA)和数学优化概率(MOP)动态控制搜索过程,在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之间实现平衡。文章详细解析了算法的初始化、勘探与开发阶段的更新策略,并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结合Rastrigin函数进行测试验证。进一步地,以Flask框架搭建前后端分离系统,将AOA应用于图像分割任务,展示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与高效性。最后,通过收敛速度、寻优精度等指标评估算法性能,并提出自适应参数调整、模型优化和并行计算等改进策略。; 适合人群:具备一Python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基础知识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从事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智能优化等领域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元启发式算法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机制;②掌握AOA在函数优化、图像分割等实际问题中的建模与求解方法;③学习如何将优化算法集成到Web系统中实现工程化应用;④为算法性能评估与改进提供实践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代码逐行调试,深入理解算法流程中MOA与MOP的作用机制,尝试在不同测试函数上运行算法以观察性能差异,并可进一步扩展图像分割模块,引入更复杂的预处理或后处理技术以提升分割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