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料分析,GIS设备中表面放電事故的设计缺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结构设计不合理
- GIS扩展时采用宽窄过渡的结构设计,导致盆式絶縁子的絶縁裕度不足
- 水平布置的盆式絶縁子和水平母线倒三角形布置等易沉积尘埃/雑質的部位,未保留足够的安全裕度
-
元件布置问题
- 内部元件布置设计不合理,直接影响运行中发生局所放電的概率
- 导体连接不可靠(如絶縁盆到电缆终端之间的连接),导致电场强度分布畸变
-
屏蔽设计缺陥
- 屏蔽电极与导体的电气/机械接触不良,形成悬浮电位
- 静电屏蔽体连接点因老化/振动导致接触不良,产生电位浮动
-
工艺控制不足
- 加工/组装过程中产生的针尖状突出物(毛刺/尖角)未彻底清除
- 装配错误如忘记移除干燥剂袋,为运行埋下隐患
-
材料选型问题
- 盆式絶縁子及导体材质选择不当,影响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 不同热膨胀系数的材料组合(如环氧树脂与金属电极)易产生层离和气隙
典型案例表明,220kV GIS盆式絶縁子表面放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宽窄过渡"的结构设计和絶縁裕度评估不足。这类设计缺陥会导致电场畸变,使設備无法承受预期的電圧応力,最終引发表面放電事故。
关注作者,有些文章只有粉丝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