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说的话,我决定就写在这里了,虽然明知你十有八九不会过来看,忙嘛。
你的婚讯传来,我高兴得有点特别。心里暗暗快活,恨不得能在床上翻几个跟头庆祝一下。如果不是有人提醒,我还以为这就是我自己的事情。想必你也很清楚,“朋友”考上清华与自己考上清华,那本是两种不同的快乐。唯独你是特别的。
我们认识二十多年了。在最初认识的时候,你我还是孩子,二十多年是什么概念?你我都不知道,还是幼儿的我们用手指比划,即使再加上脚趾,也数不出一个大于二十的数。
为什么我们会玩在一起?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跟我一起玩。遇上不可理喻的事情,你常常没有太多的话,只是简单地表达“怎么会这样?”、“本来不应该这样啊。”你也许已经忘掉这两句了,可是我还记得。善良与老实,这就是你。我喜欢跟好孩子一起玩,因为这样安全。
深厚感情常常源于熟悉而不是爱,人生大抵如此。小时候,我们在一个圈子里。慢慢地,就有了一份认同感,有了点不分彼此的意思。至少在我心里如此。还记得六年级我们足球被抢,初一时在乒乓球台前遭奚落的情形吗?当时的我失去理智歇斯底里,不顾后果地螳臂挡车。其实我自己是没什么所谓的,只是圈子被鄙视,被损害,而圈子里有你们,我心痛而已。
小学时,你是踢足球的,我也是。初一时,我没有参加足球队。原因很简单也很傻——你没有报名参加。我居然忘了你不入球队只是不得已,而绝非不愿意。后来你又踢球去了,你的朋友在增加,圈子在扩大。记得某年你开生日会,朋友们坐满了整个客厅,令人好生羡慕。我的圈子里却仍只有你们寥寥几个。不过,打打乒乓,印印小报下下棋的日子也让我快乐知足了。
我们做了12年的同班同学,头6年,我们没啥区别。后6年,你的亲和力远在我之上,你总是受人欢迎。你得到了不少的友谊,并在不经意间转移了不少于我。对此,我一直很感激。有很多熟人,都先是你的朋友,然后才成为我的相识。没有你,我也许比现在还要孤僻。
大学后,我们联系少了。偶尔通个电话,不是你有求于我就是我有求于你。你到广州工作3年,我们就见过两面。这个我没有在意,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从来是相信的。
日子在继续。你身高没变,体型却魁梧了;声音没变,语调却豪迈了。外面的世界,是你的世界。
婚礼上,你的致辞以这样的方式开头:“尊敬的各位领导,亲朋好友们……”
以“领导”开头——你的圈子,想必又扩大不少了吧?你的致辞居然要通过电视信号,实时向包厢里的宾客们直播,这场宴会到底有多少桌酒席呢?我用上所有手指和脚趾也数不出来,因为有些地方我双眼无法触及。
你的致辞还在继续,老实说,不太连贯,声音也有点厚重,像是在强装镇定。但是旁人听了却很感动,正是这种不刻意的样子,才是你最大的魅力。我觉得你虽然离我越来越远,但仍然是那个善良,正直,让人放心的家伙。
作者回忆了与好友从童年到成年的深厚友谊,在得知好友结婚的消息后,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感慨。文中提到了两人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社交圈子的变化。
2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