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内部类可以直接使用外部类的局部变量,看上去就像匿名内部类中使用的引用和外部类的引用是一个引用一样。如:
public interface Test2 {
public void test2();
}
public class Test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ublic void test(int i){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final String str = "123";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new Test2()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Override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ublic void test2()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System.out.println(str);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
在上面这段代码中,Test类的test(int i)方法中,实例化了一个Test2借口的匿名内部类,该内部类中使用test方法中的局部变量str,变量的应用名称都一样,看上去就像直接使用了str这个引用一样,那么如果我们在内部类中给str重新赋值,test方法中的str所指向的对象也应该改变了。而实际上,编译后的匿名内部类会单独生成一个class文件,也就是单独的一个类。而这个类中所使用的外部类变量,其实是内部类的私有成员变量,这些成员变量在内部类构造的时候作为参数传入。
因此,匿名内部类使用到的外部类变量,虽然引用名称一样,其实是不同的引用,只是指向的对象一样。如果不强制要求在外部类的局部变量用final修饰,那么如果在内部类中改变引用的值,外部类也不会改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导致的问题,java编译器设计人员要求外部类的变量,如果在匿名内部类中使用,要加上final修饰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