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化标准与CRI - O实践指南
1. 容器化技术与标准的重要性
在过去两年里,容器化技术的受欢迎程度大幅提升。虽然Docker处于这一生态系统的核心位置,但容器领域的参与者数量在不断增加,如rkt、Garden等都是容器化及Docker实现的替代方案。此外,还有丰富的第三方工具生态系统,可增强和补充容器基础设施。
容器的一大吸引力在于能够将应用程序打包,以便在不同环境层级(开发、测试和生产)和不同基础设施提供商(GCP、AWS、本地部署等)中进行部署。为了真正支持这种部署灵活性,不仅容器本身需要一个通用平台,底层规范也需遵循一套通用的基本规则。这样可以实现既灵活又高度专业化的实现方式。
2. OCI宪章
OCI宪章的使命是确保开源社区拥有一个稳定的平台,让行业参与者能够为构建容器驱动的应用程序贡献可移植、开放且与供应商无关的运行时。该宪章由Linux基金会持有,它与CNCF是姊妹组织。
OCI宪章所定义的技术成熟过程分为以下阶段:
1. 沙盒(Sandbox)
2. 孵化(Incubating)
3. 毕业(Graduated)
OCI宪章的具体目标包括:
- 提供格式规范 :为确保规范能在多个运行时中使用,需要标准的容器格式和运行时规范。容器格式由磁盘上的根文件系统表示,并带有必要的额外配置,以使容器能在系统上运行。标准化可分为基础层、可选层和范围外三层。
- 提供运行时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