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无线投屏是未来趋势,那么它投屏的延迟是多少呢?我们自己拿到手该怎么测量它的延迟呢?

部署运行你感兴趣的模型镜像

首先,需筹备以下测试设备:无线投屏的接收端(盒子)、发射端(发射器)、投屏源设备(笔记本)以及显示设备。具体而言,可选用飞图盒子担当接收端角色,而发射端则通过USB投屏发射器与联想E460笔记本电脑相连,至于显示端,则配置为皓丽智能65寸显示器,以确保测试环境的完备性。它的延时值如何测试呢?又需要用到什么软件呢?我们来做一个测试实验看看

第一步 准备好测试设备
     除了前面聊到的设备以外,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个能精确计算到毫秒级的秒表工具来计算时间

    秒表软件:OnlyStopWatch

                                                              飞图盒和发射器照片 

 

第二步 连接好设备。
     首先把PTB3219飞图盒用HDMI线连接上皓丽智能65寸显示器;
     并把发射器插入飞图盒USB口,进行发射器和飞图盒的配对;
第三步 无线投屏
     把发射器插入联想E460笔记本电脑
     等待几秒钟的连接,点击发射器投屏
第四步 测量视频投屏延时值
     把秒表软件OnlyStopWatch双击运行;

    用手机拍摄画面,同时保证笔记本、65寸显示器能同时拍摄到画面。在笔记本上设置秒表,并置于桌面顶层。随后,用手机连续拍摄20张包含两个显示器秒表时间的照片,每次拍摄间隔随机。记录每次拍摄的时间值,并计算延时(笔记本秒表值减65寸显示器秒表值)。最后,求20次延时的平均值,即可获得无线投屏的延时值了

                                                                         现场实测图 

您可能感兴趣的与本文相关的镜像

Stable-Diffusion-3.5

Stable-Diffusion-3.5

图片生成
Stable-Diffusion

Stable Diffusion 3.5 (SD 3.5) 是由 Stability AI 推出的新一代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相比 3.0 版本,它提升了图像质量、运行速度和硬件效率

网上售卖的用于自拍的无线器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常见原理实现: ### Wi-Fi 直连 Wi-Fi 直连无线器常用的方式之一。无线器会创建一个独立的 Wi-Fi 网络,或者连接到现有的 Wi-Fi 网络。支持 Wi-Fi 功能的拍摄设备(如机、相机等)与器连接到同一 Wi-Fi 网络中。拍摄设备将自拍的图像或视频数据按照特定的无线传输协议(如 DLNA、AirPlay 等)进行编码和打包,然后通过 Wi-Fi 信号发送给器。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解码处理,将图像或视频信号输出到与之相连的显示设备(如电视、显示器等)上,从而实现自拍画面的无线 [^1]。 ### 2.4G/5G 无线传输 部分无线器采用 2.4G 或 5G 频段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这种方式类似于 Wi-Fi 传输,但可能使用了不同的无线通信标准。拍摄设备将自拍内容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调制,通过 2.4G 或 5G 无线模块发送出去。器配备相应的接收模块,接收并解调这些信号,还原出自拍的图像或视频,最终显示在连接的显示设备上。2.4G 频段传输距离相对较远,但传输速度可能较慢,且容易受到干扰;5G 频段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但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1]。 ### 蓝牙传输 一些较简单的无线器利用蓝牙技术进行数据传输。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连接方便的特点。拍摄设备与器通过蓝牙配对连接,自拍数据以蓝牙协议规定的格式进行传输。不过,蓝牙的传输带宽相对较窄,通常适用于传输分辨率较低、帧率不高的自拍画面,对于高清、流畅的视频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python # 这里只是简单示意数据传输逻辑,并非真实的代码 # 模拟拍摄设备发送数据 class ShootingDevice: def __init__(self): self.selfie_data = "Selfie image/video data" def send_data(self, protocol): if protocol == "Wi-Fi": print("Sending selfie data via Wi-Fi...") elif protocol == "2.4G/5G": print("Sending selfie data via 2.4G/5G...") elif protocol == "Bluetooth": print("Sending selfie data via Bluetooth...") # 模拟器接收数据 class WirelessAdapter: def __init__(self): self.received_data = None def receive_data(self, protocol): if protocol == "Wi-Fi": print("Receiving selfie data via Wi-Fi...") elif protocol == "2.4G/5G": print("Receiving selfie data via 2.4G/5G...") elif protocol == "Bluetooth": print("Receiving selfie data via Bluetooth...") # 示例使用 shooting_device = ShootingDevice() wireless_adapter = WirelessAdapter() shooting_device.send_data("Wi-Fi") wireless_adapter.receive_data("Wi-Fi")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