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引用类型
1、在ECMAScript中,引用类型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将数据和功能组织在一起,通常也被称为类,虽然这种称呼并不妥当。
2、Object是ECMAScript中使用最多的一个类型,创建Object实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new Object();一种是使用对象字面量表示法。后者只在考虑对象属性名的可读性时使用。
3、访问对象属性可以使用点表示法也可使用方括号语法,方括号语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变量访问属性。
4、ECMAScript数组的每一项可以保存任何类型的数据。
5、创建数组也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使用new Array()构造函数,第二种方式就是使用数组字面量表示法。
6、读取和设置数组的值时,使用方括号并提供相应索引值。
7、数组的length属性很有特点---它不是只读的。可以使用length属性方便地在数组的末尾添加新项。array[array.length] = “test”;
8、所有对象都具有toLocaleString()、toString()和valueOf()方法,数组调用toString()和valueOf()会返回相同的值,即数组中每个值的字符串形式拼接成的一个以逗号分隔的字符串。
9、使用join()方法可以使用不同的分隔符来构建字符串,array.join("||")。如果数组中的某一项值是null或者undefined,则返回的都是空字符串表示。
10、栈方法:数组的push()和pop()方法可以实现类似栈的行为。
11、队列方法:结合使用shift()和push(0方法,可以像队列一样使用数组。另外,还有unshift()方法,可以从数组前段添加任意个项并返回数组长度。
12、排序,数组中存在两个排序方法:reverse()和sort(),但sort()只能以每一项toSting()之后排序,无法对数值等很好排序,必须以一个函数作为参数,来指定哪个值位于哪个值前面。例:function compare(value1,value2){return value2-value1;} array.sort(compare);返回的是排序后的数组。
13、slice()方法,指定两个参数可以删除任意数量的项(第一个参数为第一项的位置,第二个参数为要删除的个数),提供三个或三个以上参数可以插入任意数量的项(如果仅做插入不需删除,则第二个参数为0);
14、要创建一个日期对象,使用new Date()即可。不传参数自动获得当前日期和时间。参数为该日期相对UTC时间1970年1月1日的毫秒数。直接输入表示日期的字符串会自动调用Date.parse()方法。
15、可以使用Date.parse()传入表示日期的字符串来获得相应的毫秒数。
16、Date.UTC()方法同样也可返回表示日期的毫秒数,参数分别是年份,基于0的月份(一月是0,二月是1...),哪一天(1到31),小时数(0到23),分钟,秒及毫秒数,缺省的默认为最小值。
17、Date类型的toLocaleString()方法会按照与浏览器设置的地区相适应的格式返回日期和时间。toString()方法通常会返回带有时区信息的日期和时间。valueOf()则返回日期的毫秒数。
18、日期类型的格式化方法以及其他组件方法请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