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还带黄段子!希望你也加入到我们人工智能的队伍中来!https://blog.youkuaiyun.com/jiangjunshow
( 关键词:微积分、概率分布、期望、方差、协方差、数理统计简史、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正态分布)数据挖掘中所需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上
导言:本文从微积分相关概念,梳理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相关知识,但本文之压轴戏在本文第4节(彻底颠覆以前读书时大学课本灌输给你的观念,一探正态分布之神秘芳踪,知晓其前后发明历史由来),相信,每一个学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朋友都有必要了解数理统计学简史,因为,只有了解各个定理.公式的发明历史,演进历程.相关联系,才能更好的理解你眼前所见到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之。
前言
一个月余前,在微博上感慨道,不知日后是否有无机会搞DM,微博上的朋友只看不发的围脖评论道:算法研究领域,那里要的是数学,你可以深入学习数学,将算法普及当兴趣。想想,甚合我意。自此,便从rickjin写的“正态分布的前世今生”开始研习数学。
如之前微博上所说,“今年5月接触DM,循序学习决策树.贝叶斯,SVM.KNN,感数学功底不足,遂补数学,从‘正态分布的前后今生’中感到数学史有趣,故买本微积分概念发展史读,在叹服前人伟大的创造之余,感微积分概念模糊,复习高等数学上册,完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感概道:微积分是概数统计基础,概数统计则是DM&ML之必修课。”包括读者相信也已经感觉到,我在写这个Top 10 Algorithms in Data Mining系列的时候,其中涉及到诸多的数学概念与基础知识(例如此篇SVM文章内诸多max.s.t.对偶.KKT条件.拉格朗日.松弛因子等问题则皆属于数学内一分支:最优化理论与算法范畴内),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更进一步,在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看到机器学习中那么多距离度量的表示法,发现连最起码的期望,方差,标准差等基本概念都甚感模糊,于此,便深感数学之重要性。
很快,我便买了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书,此书“从0-1分布、到二项分布、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从期望到方差、标准差、协方差,中心极限定理,样本和抽样,从最大似然估计量到各种置信区间,从方差分析到回归分析,bootstrap方法,最后到马尔可夫链,以前在学校没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现在有的学有的看了”。且人类发明计算机,是为了辅助人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计算机科学毕竟只发展了数十年,可在数学.统计学中,诸多现实生活问题已经思考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故,计算机若想更好的服务人类解决问题,须有效借鉴或参考数学.统计学。世间万事万物,究其本质乃数学,于变化莫测中寻其规律谓之统计学。
话休絮烦。本文结合高等数学上下册、微积分概念发展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统计学简史等书,及rickjin写的“正态分布的前世今生”系列(此文亦可看作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与wikipedia整理而成,对数据挖掘中所需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关知识概念作个总结梳理,方便你我随时查看复习相关概念,而欲深入学习研究的课后还需参看相关专业书籍.资料。同时,本文篇幅会比较长,简单来说:
- 第一节、介绍微积分中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等相关概念;
- 第二节、介绍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 第三节、介绍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中心极限定理等概念;
- 第四节、依据数理统计学简史介绍正态分布的前后由来;
- 第五节、论道正态,介绍正态分布的4大数学推导。
5部分起承转合,彼此依托,层层递进。且在本文中,会出现诸多并不友好的大量各种公式,但基本的概念.定理是任何复杂问题的根基,所以,你我都有必要硬着头皮好好细细阅读。最后,本文若有任何问题或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朋友们不吝批评指正,谢谢。
第一节、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开头前言说,微积分是概数统计基础,概数统计则是DM&ML之必修课”,是有一定根据的,包括后续数理统计当中,如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中用到了相关定积分的知识,包括最小二乘法问题的相关探讨求证都用到了求偏导数的等概念,这些都是跟微积分相关的知识。故咱们第一节先复习下微积分的相关基本概念。
事实上,古代数学中,单单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就讨论了近200年,而后才由无限发展到极限的概念。
1.1、极限
极限又分为两部分:数列的极限和函数的极限。
1.1.1、数列的极限
定义 如果数列{xn}与常a 有下列关系: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e (不论它多么小), 总存在正整数N , 使得对于n >N 时的一切xn, 不等式 |xn-a |<e都成立, 则称常数a 是数列{xn}的极限, 或者称数列{xn}收敛于a , 记为或
也就是说,
1.1.2、函数的极限
设函数f(x)在点x0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 如果存在常数A,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e (不论它多么小), 总存在正数d, 使得当x满足不等式0<|x-x0|<d 时, 对应的函数值f(x)都满足不等式 |f(x)-A|<e , 那么常数A就叫做函数f(x)时的极限, 记为
也就是说,
几乎没有一门新的数学分支是某个人单独的成果,如笛卡儿和费马的解析几何不仅仅是他们两人研究的成果,而是若干数学思潮在16世纪和17世纪汇合的产物,是由许许多多的学者共同努力而成。
甚至微积分的发展也不是牛顿与莱布尼茨两人之功。在17世纪下半叶,数学史上出现了无穷小的概念,而后才发展到极限,到后来的微积分的提出。然就算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了微积分,但微积分的概念尚模糊不清,在牛顿和莱布尼茨之后,后续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诸多学者的努力,才真正清晰了微积分的概念。
也就是说,从无穷小到极限,再到微积分定义的真正确立,经历了几代人几个世纪的努力,而课本上所呈现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
1.2、导数

















也可记为:,
或
。
1.3、微分





























1.4、积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