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中tagged与untagged的处理

本文详细解析了VLAN中的三种端口类型:ACCESS、TRUNK和HYBRID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帧处理流程,通过具体实例帮助理解不同端口如何进行数据帧的收发处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所谓的Untagged Port和tagged Port不是讲述物理端口的状态,而是将是物理端口所拥有的某一个VLAN ID的状态,一个物理端口可以在一些VLAN ID上是Untagged Port,在另一些VLAN ID上是tagged Port;
 ACCESS:PVID的Untagged Port;
        接收时:如果是Untagged帧,按照PVID打上tag然后寻找相同VLAN ID的端口转发;如果是Tagged帧,丢弃;
        发送时:如果是Untagged帧,直接发出;如果是Tagged帧,VLAN ID等于PVID的话就去掉tag然后发出,否则丢弃;
 TRUNK:多个VLAN ID(根据permit定义或GVRP学习)的Tagged Port和PVID的Untagged Port;
       接收时:如果是Untagged帧,按照PVID打上tag然后寻找相同VLAN ID的端口转发;如果是Tagged帧,VLAN ID在Tagged Port有定义时直接寻找相同VLAN ID的端口转发,否则丢弃;
       发送时:如果是Untagged帧,按照PVID打上tag然后发出;如果是Tagged帧,VLAN ID在Tagged Port有定义时直接发出,否则丢弃;
 HYBRID:任意VLAN ID的Tagged或Untagged Port,PVID的Untagged Port;
       接收时:如果是Untagged帧,按照PVID打上tag然后寻找相同VLAN ID的端口转发;如果是Tagged帧,VLAN ID在Tagged Port有定义时直接寻找相同VLAN ID的端口转发,VLAN ID在Untagged Port有定义时去掉tag后寻找相同VLAN ID的端口转发,否则丢弃;
       发送时:如果是Untagged帧,按照PVID打上tag然后发出;如果是Tagged帧,VLAN ID在Tagged Port有定义时直接发出,VLAN ID在Untagged Port有定义时去掉tag后发出,否则丢弃;
 一个简单实例:
一个数据包从PC1发出经过ACCESS->TRUNK->TRUNK->ACCESS->PC2数据包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我们先把上述的描述变换为IEEE802.1Q的标准描述:
一个数据包从PC1机发出经过(Untagged 数据帧)
SWITCH A:
ACCESS端口(PVID定义为100)
TRUNK端口(PVID定义为1,tagged Port:VLAN 100)
SWITCH B:与A相同
PC1数据包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Untagged 数据帧)
首先假设两台交换机刚刚开机(MAC地址表为空)从PC1发出的数据帧进入SWITCH A的ACCESS端口以后,会按照这个端口的PVID打100的Tag标记,根据交换机的转发原理,交换机会把这个数据帧转发给VID=100的所有端口(除了进口以外),这个过程叫做VLAN Flood;
由于Trunk端口拥有VID=100,所以接收到这个标记Tag为100的tagged数据帧;
由于Trunk端口在VID=100上为tagged Port,所以在发送数据帧的时候,不改变Tagged数据帧的结构;
到了SWITCH B的Trunk端口的时候,由于Trunk端口拥有VID=100,所以接收到这个标记Tag为100的tagged数据帧;
SWITCH B的Trunk端口,接收到标记tag为100的tagged数据帧,并不作任何的更改,根据交换机的转发原理,交换机会把这个数据帧转发给VID=100的所有端口(除了进口以外);(因为此时交换机还没有完整的ARP表,否则会单播发送)
这样SWITCH B的ACCESS端口就可以收到标记tag为100的tagged数据帧;
ACCESS端口在发出标记tag为100的tagged数据帧的时候,会去掉TAG标记,转发untagged数据帧给PC2;
这样PC2就收到了这个数据
<think>我们正在讨论VLAN配置中的taggeduntagged的区别及应用场景。根据提供的引用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引用[1]提到VLAN1不建议使用的原因:广播风暴、网络环路和安全风险。替代方案是使用其他VLANID。引用[2]指出taggeduntagged端口是VLAN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它们有助于构建健壮的网络环境。引用[3]给出了一个表格,说明数据帧在进入和离开端口时的处理方式。用户的问题:untaggedVLANtaggedVLAN的区别及用法。回答结构:1.定义:简要说明taggeduntagged的含义。2.区别:通过表格对比两者的不同。3.应用场景:分别说明两种端口的使用场景。4.配置示例:给出一个简单的配置示例(如两个交换机互联,同时连接PC)。5.注意事项:包括VLAN1的安全问题。注意:我们引用的材料是[^1],[^2],[^3](分别对应提供的引用[1],[2],[3]),在回答中适当标注引用。生成相关问题。</think> ### Untagged VLAN Tagged VLAN 的差异及应用场景 在交换机 VLAN 配置中,**tagged** 和 **untagged** 端口定义了数据帧处理方式,主要差异体现在 VLAN 标签的处理上: | **特性** | **Untagged 端口** | **Tagged 端口** | |---------|-----------------|---------------| | **数据帧处理** | 入口:接收不带标签的帧<br>出口:移除标签发送原始帧 | 入口:需带标签<br>出口:保留标签发送 | | **VLAN 标识** | 使用端口默认 PVID (通常 VLAN 1) | 显式指定 VLAN ID | | **适用设备** | 终端设备 (PC/打印机) | 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 | **典型连接** | 单 VLAN 接入 | 跨设备 VLAN 中继 | #### 核心差异分析 1. **标签处理机制** - Untagged 端口: - 接收数据时:若帧无标签,自动打上端口 PVID - 发送数据时:移除 VLAN 标签[^3] - Tagged 端口: - 仅处理VLAN 标签的帧(如 IEEE 802.1Q 标准) - 转发时保留原标签[^2] 2. **通信控制** - Untagged 端口实现单 VLAN 隔离(如财务部 VLAN 10) - Tagged 端口允许多 VLAN 透传(如连接核心交换机的上联口) #### 应用场景 | **场景类型** | **配置方案** | **优势** | |------------|-------------|---------| | **终端接入**<br>(PC/IP电话) | Untagged 端口 + 指定 PVID<br>例:`port VLAN 10 untagged` | 简化终端配置<br>避免标签解析冲突[^2] | | **交换机互联**<br>(跨设备通信) | Tagged 端口 + VLAN 列表<br>例:`port VLAN 10,20,30 tagged` | 实现 VLAN 中继<br>节省物理接口[^1] | | **混合接入**<br>(AP/监控设备) | Hybrid 模式:<br>特定 VLAN tagged + 默认 VLAN untagged | 灵活支持管理/业务流量隔离 | #### 安全配置建议 1. **VLAN 1 规避原则** - 修改默认 PVID(如改为 VLAN 100) - 禁用 VLAN 1 透传:`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remove 1` - 避免广播风暴和安全风险[^1] 2. **典型拓扑配置** ```network [PC1]--(untagged PVID=10)--[SW1]--(tagged VLAN 10,20)--[SW2]--(untagged PVID=20)--[PC2] ``` - PC1 发送无标签帧 → SW1 打 VLAN 10 标签 → SW2 移除标签 → PC2 接收原始帧 - 实现:VLAN 10 和 VLAN 20 的安全隔离通信 #### 注意事项 - **标签冲突**:避免终端设备发送 tagged 帧连接 untagged 端口 - **PVID 一致性**:互联设备的 native VLAN 需匹配 - **QoS 影响**:Tagged 端口可优先处理特定 VLAN 流量(如 VoIP)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