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目前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IPv4协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P协议,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了。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IPv4已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IP地址资源的短缺。有预测表明,以目前Internet发展的速度来计算,在未来的5到10年间,所有的IPv4地址将分配完毕。尽管目前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IPv4地址资源的合理利用,如非传统网络区域路由和网络地址翻译,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什么是IPV6? |
| |
![]() | 浅释IPv6 |
![]() | IPv6概述 |
![]() | IPv6技术详解 |
![]() | IPv6的中文资料 |
![]() | 下一代互联网络与IPv6技术 |
![]() | 下一代的互联网协议——IPv6 |
![]() | IPv6包头 |
![]() | 新一代的网络安全协议—IPv6 |
![]() | IPv6寻址(一)——IPv6地址空间 |
![]() | IPv6寻址(二)——IPv6地址类型 |
![]() | IPv6寻址(三)—主机地址和路由器地址 |
![]() |
IPV6的优势 |
| |
![]() | IPv6的优势在哪里? |
![]() | 从几种典型业务看IPv6的技术优势 |
![]() | IPv6优势 |
![]() | IPv6的一些特点 |
![]() | IPv6技术之发展现状和技术原理... |
![]() | IPv6技术素描 |
![]() |
IPV6 VS IPV4 |
| |
![]() | IPv6的报头结构以及与IPv4的比较 |
![]() | 从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 |
![]() | Linux下IPV4和IPV6的互操作性研究 |
![]() | 从Ipv4向Ipv6过渡的方法与策略 |
![]() |
基于IPV6的应用 |
IPv6技术体系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其标准化的进程缓慢,严重影响了应用IPv6技术的关键应用的建立。近两年来由于亚洲和欧洲力量的推动,IPv6的标准化进程明显加快,具有IPv6特性的网络设备和网络终端以及相关的硬件平台的推出也已加快了进度。在这种趋势下,IPv6的关键应用将很快出现。 | |
![]() | Linux 网络的 IPv6 应用 |
![]() | IPv6与NAT的分析比较 |
![]() | IPv6协议中的地址配置 |
![]() | IPV6的寻址和路由方法 |
![]() | IPv6隧道代理的设计和实现 |
![]() | 基于IPv6的杀手级应用 |
![]() | IPv6 的配置 |
![]() | IPv6在中国:下一代网络新协议的应用 |
![]() |
展望IPV6的未来 |
第三届“全球IPv6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ICANN、IETF、IPv6 Forum、WIDE Project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和国内的专家、运营商济济一堂,共同探讨IPv6的发展。目前,中国正在成为全球IPv6的引擎,中国巨大的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使中国本身成为IPv6发展所必须的“杀手级应用”,2004年将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端。 | |
![]() | 2004:中国IPv6部署元年 |
![]() | IPv6离我们不远 |
![]() | IPv6的现状与未来 |
![]() | 剖析IPv6时代的域名系统(上) |
![]() | 剖析IPv6时代的域名系统(下) |
![]() | IPv6带来“无线”通信自由 |
![]() | IPv6的国内外标准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 | 大力发展IPv6还需要时间 |
![]() | IPv6将开创家庭连网新时代 |
![]() | 互联网大转移:从IPv4到IPv6 |
![]() | IPv6成就网络明天 |
![]() | 哪些技术问题困扰IPv6前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