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文件下载
在http://cdimage.debian.org/debian-cd/5.0.6/i386/bt-cd/debian-506-i386-CD-1.iso.torrent 下载文件,Nero刻录成光盘。
二、安装系统(Install system)
1.选择Install(默认)。
2.选择安装过程使用的语言English(默认),该语言亦是最终系统上的默认语言。
3.选择国家(Country)OR 范围(Territory)OR区域(Area)。由于选择了默认的语言English,所以列出的默认国家是United States,且国家列表中并没有China;此时选择最后一项Other,然后在大洲(Continent)OR地区(Region)列表中选择Asia,然后在列表中选择China。
4.选择键盘布局American English(默认)。
5.PC CD-ROM 扫描、加载附加组件、DHCP网络设置(连接路由下自动配置网络)。
6.设置主机名(HostName),选择debian作为主机名(默认)。
7.设置域名example.com(非特定域内任意)。
8.磁盘分区:
9.1 分区方式,向导分区-使用整个磁盘/向导分区-使用整个磁盘并设置LVM/向导分区-使用整个磁盘并设置加密LVM/手动分区,选择手动分区。
9.2 分区操作主菜单,选择并修改分区/空闲空间上创建分区/在设备上创建分区表,选择列出的设备以创建分区表。
9.3 创建分区表确认,创建新的分区表后,当前的所有分区将被移除,确认回车。
9.4 创建分区,在设备下面列出的空闲空间上回车,选择创建新的分区,然后指定分区大小、分区类型(Primary OR Logic)、分区在空闲空间的位置(Begining OR End),编辑分区属性(文件系统、挂载点、Bootable flag),然后选择Done setting up the partition,依次重复此过程,直至所有空闲空间分配完毕。
9.5 所有分区完毕后,在分区操作主菜单会显示所有分区,选择Finish partitioning and write changes to disk。然后确认将分区表写入磁盘并格式化分区,确认回车。
9.安装基本系统(Installing the base system)。
10.指定root密码,非管理账户用户全名、账户名、密码。
11.是否扫描CD/DVD,选择否(默认)。
12.是否使用镜像Mirror,选Yes(默认),选择网络接近的镜像点所在国家,选择镜像服务器
ftp.<CountryName>.debian.org(优先选择此服务器)。
13.是否使用HTTP代理,指定代理地址,留空,略过。
14.设置apt,选择并安装软件(Select and install software),此过程会联网下载安装文件。
14.1 是否参与软件包使用度调查,选NO(默认)。
14.2 软件集选择:
*Desktop environment
Web server
Print server
DNS server
File server
Mail server
SQL database
*Laptop(膝上电脑)
*Standard system
15.Install grub boot loader, 是否将GRUB boot loader安装在MBR(主引导记录)上,选择是(默认)。
16.完成安装,提示取出安装光盘,Continue回车。系统重启,进入登陆管理器,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系统。
三、配置系统
1.更新软件列表信息
cp /etc/apt/sources.list /ect/apt/sources.list.bak
启动gedit,取消保存文件预先备份选项,Edit->Preferences->Editor->File Saving下修改。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编辑源列表
加入台湾官方源ftp.tw.debian.org
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stable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src http://......
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 lenn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src http://......
更新软件包列表aptitude update
2.配置中文显示、输入
默认安装的是英文环境,在英文环境下显示中文、中文输入还需如下配置:
2.1 生成新的区域设置locale
首先查看原区域设置,输入locale -a,显示区域设置
C
POSIX
en_US.utf8
产生新的区域设置,输入dpkg-reconfigure locales然后选择需要的语言区域设置。
需要中文可以选取以下 locales:
* zh_TW BIG5 - 繁体中文(台湾),使用 Big5 码。
* zh_TW.UTF-8 UTF-8 - 繁体中文(台湾),使用 UTF-8 码。
* zh_HK.UTF-8 UTF-8 - 繁体中文(香港),使用 UTF-8 码。
* zh_CN GB2312 - 简体中文,使用 GB2312-80
* zh_CN.GBK GBK - 简体中文,使用 GBK
* zh_CN.UTF-8 UTF-8 - 简体中文,使用 GB18030
需要日文可以选取以下区域设置:
* ja_JP.EUC-JP EUC-JP
* ja_JP.UTF-8 UTF-8
需要韩文可以选取以下区域设置:
* ko_KR.EUC-KR EUC-KR
* ko_KR.UTF-8 UTF-8
指令「locale -a
」可以列出现时系统所支援的区域设置,可以打这个指令检查是否有遗漏需要的区域设置。选择需要的区域设置后,指定默认的区域设置:en_US.UTF-8。
生成新的区域设置后,重启系统。
2.2安装中文字体
*ttf-arphic-uming (文鼎 PL 上海宋 Uni, AR PL ShanHeiSun Uni) - 居台德国人高盛华 (Arne Götje) 先生将多个自由字型合并的字型,包括中港台日韩中文字。(PS:包括了 GB2312、Big5及HKSCS中二萬多個繁簡體字)
*ttf-arphic-ukai (文鼎PL中楷Uni, AR PL ZenKai Uni) - 包括了 GB2312、Big5及HKSCS中二萬多個繁簡體字。
aptitude install ttf-arphic-uming ttf-arphic-ukai
2.3安装输入法引擎
流行的输入法引擎有SCIM(智能通用输入法平台),Fcitx(小企鹅输入法)。安装SCIM,该输入法与英文环境配合很好。
需要安装以下套件:
scim - SCIM (智能通用输入法平台)
scim-tables-zh - SCIM 中文输入法表 (包括仓颉五代、简易、五笔、行列等输入法)
scim-chinese - SCIM 中文智能汉语拼音输入模组 (Debian测试版中已改名为 scim-pinyin)
aptitude install scim scim-tables-zh scim-chinese
配置输入法
gedit /etc/X11/Xsession.d/95xinput 输入以下内容:
XMODIFIERS="@im=SCIM"
export XMODIFIERS
export GTK_IM_MODULE="scim"
scim -d
然后设置95xinput的权限为755
chmod 755 /etc/X11/Xsession.d/95xinput
重启系统。
3.配置网络
3.1 安装Intel 3945网卡支持
aptitude install firmware-iwlwifi
测试设备接口
iwconfig
启动设备
ifconfig wlan0 up
3.2 安装Gnome网络管理
aptitude install network-manager-gnome
4. 备份系统 SystemRescueCd 启动,default boot options,命令行下输入:wizard,然后选择Xorg-run,进入图形环境后,启动partimage备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