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习笔记】第一章 了解交流电机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本文介绍了交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定子和转子,并详细解释了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的区别。通过对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的回顾,进而阐述了交流电机的工作过程。

系列文章目录

第一章  了解交流电机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文章目录


前言

        由于交流电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交流电机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机。作为一个电学人,无法逃避的需要使用交流电机,故不得不重新对交流电机的使用进行学习,故借用优快云帮忙留存一点笔记。


一、交流电机的构成

       一般我们常见的交流电机都可以将其简单的分为两个部分:定子、转子;

      市面上可见的交流电机的定子基本都是相同的结构,一般包括:电机的铁皮外壳、由导线绕制而成的定子绕组以及由叠压硅钢片制成的用于固定定子绕组的定子铁芯,当给定子绕组通入交流电时,定子可在电机内部生成一个交变的磁场; 

      而市面上的交流电机的转子的结构则不完全相同,不过可简单的理解为由电机的主轴以及转子磁体构成;不同点在于用于:异步交流电机的转子磁场是由绕制在转子铁芯的绕组靠电磁感应产生(可分为绕线式和鼠笼式);而同步交流电机的转子磁场则由永磁体或与滑环连接的导线绕制而成,可以通过滑环引入直流励磁来生成转子磁场。

二、同步与异步的区别

        根据上述针对交流电机的结构的介绍可知,异步电机是定子送入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受感应而产生磁场,这样两磁场作用,使得转子跟着定子的旋转磁场而转动。由于转子感应产生的磁场要通过定子的磁场感应获得,故转子比定子旋转磁场慢,有个转差,不同步所以称为异步机。而同步电机定子与异步电机相同,但其转子是人为加入直流电形成不变磁场,这样转子就跟着定子旋转磁场一起转而同步,始称同步电机。

三、 交流电机的运动原理

        为了更好的理解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我们首先看一下下面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简化图:

       通过上面的动图,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用一对极性相反的永磁体作为定子,在电机内部产生一个磁场,这时我们为处于定子磁场中的导线通入电流,由电磁感应原理可知,处于磁场中的带电导线会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从而带动电机的主轴一起转动,但当导体转动至与磁场产生的磁感线垂直时,此时由左手定则导体上受的力的方向为向外,上下导体生成的力会相互抵消,故如不加换向片,则导体最终会停在此次,这时就要利用换向片了,在导体受力转动时,会因为惯性第一次越过中线,此时会通过换向片切换电流方向,这时导体受的力则会向下,拉动导体继续转动,周而复始,直流电机则可以持续转动了;

      故通过上述我们理解了直流电机的运动原理,接下来我们看看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简化图:

     (这里以永磁同步电机做原理解释,其他类型电机原理相似)

        同样,当我们给定子绕组通入交流电时,随着交流电的正弦变化,定子绕组也会通过电磁感应在定子铁芯以及电机内部生成一个磁感应强度以及方向均在时刻变化着的交变磁场,如图所示,此时我们将处于交变磁场中的主轴上加上一块永磁体,随着对应的定子磁极磁场的减弱,以及周边磁极的磁场的增强,永磁体则会被吸引至周边的磁极,从而实现主轴的旋转。

更多的电机运行简化图见: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36597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找到学习STM32控制直流电机的资源。首先,我应该考虑用户可能的背景。他们可能有一定的电子和编程基础,但对STM32和电机控制还不熟悉。接下来,我得分解学习路径,确保覆盖硬件、软件和实际应用。 首先,基础知识部分。用户需要了解STM32的基础知识,包括GPIO、定时器、PWM这些模块,因为控制电机常用PWM。推荐书籍的话,《STM32库开发实战指南》和《Cortex-M3权威指南》应该合适。然后是直流电机的类型和控制原理,比如有刷和无刷的区别,H桥电路,这些内容在博客或教程里能找到。 接下来是开发环境。用户需要安装Keil或者STM32CubeIDE,还有STM32CubeMX来配置外设。可能还需要调试工具,比如ST-Link。这部分需要提供具体的安装和使用教程链接,比如野火和正点原子的资料,他们通常有详细的步骤。 然后是具体的控制方法。PWM调速是关键,所以需要解释如何配置定时器生成PWM。另外,闭环控制可能需要编码器,这部分要介绍编码器接口,比如TIM的编码器模式。用户可能会遇到电机干扰的问题,所以PCB布局和滤波电路的知识也要提及。 项目实践很重要,应该推荐一些具体的实例,比如使用H桥驱动电机,或者PID控制。GitHub和论坛上的开源项目能提供代码参考,比如STM32的PID库。同时,提醒用户注意电流保护和散热问题,避免硬件损坏。 最后是进阶内容,无刷电机和FOC控制可能对高级用户有帮助,但如果是初学者,可以先打好基础。社区和论坛如电子工程世界和Stack Overflow能帮助解决问题。 需要检查推荐的资源链接是否有效,确保书籍和视频教程是中文的,适合用户。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预算,比如开发板的价格,推荐性价比高的选项,比如正点原子和野火的板子。另外,提醒用户注意安全,特别是在高电压和大电流实验中。 可能用户没有提到是否有硬件,所以建议中应该包括购买开发板和电机驱动模块的建议。同时,分阶段学习,从简单到复杂,避免一开始就接触复杂的FOC控制。 总结下来,结构应该是基础知识、开发环境、控制方法、项目实践、进阶学习、资源推荐和注意事项。确保每个部分都有具体的资源链接和书籍推荐,帮助用户逐步学习。</think>以下是为您整理的STM32控制直流电机的系统化学习路径及资源推荐: --- ### 一、基础知识储备 1. **STM32基础** - 必学内容:GPIO控制、定时器(TIM)、PWM生成、ADC采集 - 推荐书籍: - 《STM32库开发实战指南》(侧重HAL库开发) - 《Cortex-M3权威指南》(理解内核机制) - 视频教程:[B站STM32入门系列](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h411z7sn) 2. **直流电机原理** - 核心知识点: - 有刷/无刷电机区别 - H桥驱动电路原理 - 电机参数:额定电压、堵转电流、转速扭矩曲线 - 推荐阅读:[电机控制基础博客](https://www.cnblogs.com/motorcontrol/) --- ### 二、开发环境搭建 1. **软件工具链** - STM32CubeMX(图形化配置工具) - Keil MDK/STM32CubeIDE(任选其一) - 串口调试助手(如SecureCRT) 2. **硬件选型建议** - 开发板:正点原子MiniSTM32F103/野火指南者(带电机接口) - 驱动模块: - L298N(基础实验) - TB6612FNG(集成过流保护) - DRV8833(低电压适用) --- ### 三、核心控制技术 1. **PWM调速实现** ```c // 示例:TIM1通道1生成PWM HAL_TIM_PWM_Start(&htim1, TIM_CHANNEL_1); __HAL_TIM_SET_COMPARE(&htim1, TIM_CHANNEL_1, dutyCycle); ``` 2. **闭环控制方案** - 增量式PID算法实现: $$ \Delta u(k) = K_p[e(k)-e(k-1)] + K_i e(k) + K_d[e(k)-2e(k-1)+e(k-2)] $$ - 开源库推荐:[STM32-PID-Library](https://github.com/pms67/PID) 3. **编码器接口配置** - 使用TIM的Encoder Mode - 正交解码实现: ```c TIM_EncoderInterfaceConfig(TIM3, TIM_EncoderMode_TI12, TIM_ICPolarity_Rising, TIM_ICPolarity_Rising); ``` --- ### 四、项目实战推荐 1. **基础实验** - 电机正反转控制 - 按键调速实验 - 电压-转速曲线标定 2. **进阶项目** - 基于MPU6050的平衡小车 - 带OLED显示的智能温控风扇 - CAN总线多电机同步控制 --- ### 五、关键问题解决方案 1. **EMC问题处理** - 电机电源与MCU电源隔离 - 并联104瓷片电容在电机两端 - 采用屏蔽双绞线连接 2. **过流保护设计** - 使用ACS712电流传感器 - 硬件保护电路(如自恢复保险丝) --- ### 六、优质资源汇总 1. **文档类** - [STM32电机控制应用笔记](https://www.st.com/resource/en/application_note/dm00053074.pdf) - 《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著)第5章 2. **视频课程** - [STM32电机控制实战](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4411H7PY) - [FOC算法详解](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t41187Wx) 3. **社区资源** - 电子工程世界论坛-电机控制版块 - GitHub搜索"STM32 Motor Control" --- ### 七、学习路线建议 ```mermaid graph TD A[GPIO控制LED] --> B[定时器PWM输出] B --> C[电机开环控制] C --> D[编码器数据采集] D --> E[PID闭环调速] E --> F[多电机协同控制] F --> G[FOC高级控制] ``` 建议每天投入2小时,按照以下阶段推进: 1. 第1周:完成基础外设实验 2. 第2周:实现开环调速 3. 第3周:构建闭环系统 4. 第4周:开发完整应用项目 遇到具体技术问题时可优先查阅STM32CubeMX生成的代码例程,多数驱动问题在`stm32f1xx_hal_msp.c`文件中能找到配置参考。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