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第一篇 第1章 直流电机——原理、结构

本文深入探讨了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在发电机和电动机中的应用。阐述了电动势E=blv和力F=Bli的计算,详细介绍了直流电机的组成部分,如换相片、电刷及绕组的类型,包括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的不同绕法。同时,讲解了直流电机的额定值和铭牌参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原理、结构、特性、应用

直流电机:发电机、电动机


原理:

  • 发电机:E=blv

给定定子(永磁磁体/励磁绕组产生的恒定磁场)B,

给原动机使转子 电枢绕组 转速 n r/min,

通过换相片,电刷及其引出线,单根线圈就能得到半波电动势E。

通过多扎绕组,可以得到纹波小的 直流电动势E。

 

  • 电动机:F=Bl i

给定定子(永磁磁体/励磁绕组产生的恒定磁场)B,

给 转子 电枢绕组 通过电流 i,

转子线圈绕组上会有 F 力的作用,可以拖动负载运动


结构:

直流电机:端盖两端不一样长,因为有换向器

交流电机:端盖两端一样长

对于旋转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分别都包括电磁部分和机械部分

定子:永磁磁体 或者  励磁绕组产生的恒定磁场

转子:多根线圈

         线圈绕法:环形绕组:缺点 环内线圈不切割磁场线 造成铜线利用率低

                           鼓形绕组:

换相片

电刷及引出线:

         电刷位置:平行于交轴附近,????磁极中性线附近????

           电刷应放在处于几何中性线???磁极中性线????的线圈所接的换相片相接触的位置(能获得最大电动势)

 

  • 绕组:

       励磁绕组:集中绕组

       电枢绕组:分布绕组

                      叠形绕组(右行绕组):单叠绕组、双叠绕组

                      波形绕组(左行绕组):单波绕组、双波绕组

名词相关

绕组元件、元件边、上层边、下层边

极对数p、极数2p、极距

支路对数a、支路数2a

第一节距y1、第二节距y2、合成节距y

极数与支路数的关系

单叠绕组:2a=2p       y=y1-y2

双叠绕组:2a=4p       y=y1-y2

单波绕组:2a=2        y=y1+y2

双波绕组:2a=4           y=y1+y2

画绕组展开图:

1. 元件边,上层边实线、下层边虚线

2.槽号

3、引出线+换相片

4、磁极:NS

5、电刷位置:磁极中性线上 

6.电刷引出线,+ -电源号

 

  • 直流电机的额定值/铭牌

额定功率 = 输出功率

     发电机的电功率:   Pn =  Un In

     电动机的机械功率:Pn =  Un In nN

 

输入功率 P1 = Un I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