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足球梦

从小到大,我既不踢足球,也不看足球,我老家完全没有足球的氛围。在上大学前,我跟足球没有一丁点关系。

上大学后,室友老郑是个球迷,有重要球赛的时候,宿舍的电视就归他控制了,于是我也就被动看了一些球赛。老郑经常去给校内的各种球赛当裁判,还当上了学校的足协秘书长。我从来不去球场踢球或者看球,从来没有见过老郑的雄风。有一次体育课,同学们运动后正在操场休息,这时一只足球朝老郑的方向滚过去。大家喊,老郑来一脚。老郑舒展双臂,右腿后摆,凌空一脚抽射,踢空了,原地摔了一跤。大家哈哈大笑,坐在地上的老郑一脸的尴尬。这是我唯一一次见识过老郑踢球。我一度很纳闷,不会踢球的人,也不应该原地把自己摔个跟头啊。后来我想明白了,裁判见球来了,是要躲的,不能干扰球的运行。老郑长期当裁判,见球就躲已经成了条件反射。那次被大家鼓动,老郑临时起意要秀一脚,腿听使唤,但脚却不由自主绕过足球了,于是发生了意外。老郑摔倒的那一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长年踢球都这样,我毫无足球基础,肯定不会去碰足球了。

用脚不行,我就试试用手踢。我们宿舍的电脑上有FIFA足球游戏,玩足球游戏不会受伤,也没人围观,不怕丢人。1998年世界杯决赛,宿舍通宵不断电,大家在看电视转播,我在玩FIFA游戏。我把游戏的比赛时间设置为90分钟,难度设置为最高。结果我被计算机进了100多个球,打出了篮球赛的比分。用手踢球也太难了。

所以,我在足球方面,毫无成就感,也毫无兴趣。

我工作后的前几年住在学校宿舍。学校有个西操场,是大学男足的主要场地,金哨孙老师就是在那里训练他们的。但除了校队训练或比赛,其他时间,球场是开放的。平时放学后,假期里,里面全是孩子在踢球。操场有围栏围着,把孩子往那里一扔,大人就可以走了,不担心孩子跑丢或者跑到马路上。德德小时候经常抱着足球到西操场玩,但我没怎么去看他踢球。

德德上小学一年级,5月份的时候,附小的各个年级要进行一年一度的马约翰杯足球联赛。各个班开始在周末组织同学们练球。有一次我去西操场看他们训练。几个家长听说我是德德的爸爸,凑过来很热情地问,你儿子在哪里学的足球?一个担当守门员的爸爸说,射门的时候,其他孩子的球都是从地上滚过来的,只有你儿子能把球踢飞起来,球速还特别猛,打在身上很疼。作为一名长期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届运动会上吃冰棍的观众,家长们对德德的赞扬让我受宠若惊。

那年的马约翰杯比赛,德德班的成绩不太理想,但他个人的表现非常突出,引起了校队教练的注意。后来的某一天,德德回家说,一年级的校足球队教练让他问问家长,能不能参加校队。还说,校队每天下午要训练一个半小时,如果参加校队,校内其他的兴趣班、社团就不能参加了。我问德德,你想进校队吗?德德点点头。从此,其他各色各样的兴趣班,就都舍弃了。

因为校队的教练指导有方,队友给力,小学阶段,德德所在的足球队获得过海淀区三次冠军,一次北京市亚军。由于他们队的成绩好,2018年时被选中参加了耐克组织的一次活动,和C罗及其队友踢比赛,最后1比1逼平对方。不过,这次比赛的上场人数相差较大,我方58人,对方3人,有失公平。

那几年,德德每天泡在足球场,而我每天泡在实验室。他各种体育活动都在行,学习方面普普通通,而我是反过来。我俩反差巨大。我总想,如何用我的文化知识帮助提高他的足球水平。

我想起了《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自己不会武功,但熟悉各门派的武功及应对的招数,她学习的动机是为了能帮助表哥慕容复复兴大燕。

我买了许多足球方面的书,有球星传记、有足球技术、有历史、有各种信息,自学起来。读了许多书后,我一度自以为学到了足球运动的本质。

有一天,古教练在他朋友圈转发了一张照片,西班牙巴塞罗那队的球星梅西和苏亚雷斯坐在场边,袖手旁观自己的孩子踢比赛。古教练没有写文字,但画外之意是,球星都不干涉孩子的教练,你们这帮不会踢球的家长,也好意思插嘴?

我逐渐意识到,自学理论,当足球教练或者参谋的路线不可行。第一,自己不踢球,对于足球理论的理解肯定不到位。第二,就算我掌握了足球理论,实战中对于德德也没有用。《天龙八部》中,乔峰和慕容复对战,旁边的王语嫣口述乔峰的招数,但总是慢一步,像足球比赛解说员一样,对于比赛结果毫无帮助。慕容复气死了,心里想“有本事你上啊”。

我不打算干涉训练和比赛了,要改当摄像师,忠实地记录比赛。校队确实需要摄像师,家长们想在空闲时候细看比赛,教练也想复盘比赛的细节。拍摄了几场比赛后,我发现足球摄像师不容易干,尤其是当自己孩子在场上比赛时。比赛有点枯燥的时候,人容易走神;比赛太刺激了,也容易走神,漏掉重要镜头。

有一场比赛,我准备了四台摄像机,视角覆盖了场上所有位置,比赛中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拍到了。最大的好处是,我不用管摄像机,可以专心看比赛了。但后来把视频导入电脑后发现,画面非常枯燥,有点像电视墙上的监控录像。即使把四个角度的视频剪辑拼接起来,画面也很不生动,因为它不是以人物为中心的。

那时候我正在研究大场景视频监控,联想到可以做一个针对足球比赛的视频采集系统,用算法把人物的3D模型算出来,然后就可以合成任意角度、任意位置的视频了。理想很丰满,实现的过程异常曲折。从德德小学四年级时,我产生这个想法,到德德初中毕业,这套系统的雏形才准备好。

系统雏形在篮球比赛上进行了测试,表现颇具戏剧性。自动提取的人体关节不准确,有的球员头可以后仰90度看着天,有的球员头和胳膊不停地抖动,好像在抽风。如果对人体的关节位置做简单的平滑处理,球员的腿就不动了,但身体像鬼魂一样在球场上漂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初中后,德德对于足球的兴趣还在,但学习压力大多了,足球已经成业余爱好了。

我的这套比赛采集技术也差不多成业余爱好了。从原始创新到成熟产品,尤其是涉及到硬件和系统,过程漫长。需要持续不断有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就像需要汇入越来越多的水流,才能成大江大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