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对写字很讲究,字写得犀利又大气,每年过年会帮村里的许多人家写春联。小时候,村里的小朋友找我来玩,而我被迫在家里练字。我说,我爸说字写得不好,要继续写。小朋友看着我写的字,很惊讶,这还不够好?从此,我就觉得自己的字已经很好了,不需要刻意练习。而且我发现所有大人的字都挺好的,我就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字自然就变好了,就像个子会长高一样。
上学时候每天要写的字真不少,其中写字最多的是初一的政治课。那位政治老师是外地人,说普通话,大个子,卷发,长脸,小眼睛,薄嘴唇,胡子总是刮得干干净净,面相像日本人。他上课的大部分时间是拿着一本教辅材料读,让我们在下面疯狂做笔录。我们写字的速度比他说话慢多了,为了加快速度,老师告诉我们一个速写的技巧。比如,社会主义可以简写为一个字,社的左半部加上义;资本主义简写为一个字,资的上半部加上义。这种简写方法可以类比拼音输入法的简拼。这是我印象中从他那里学到的唯一知识。
不过,政治课确实不好讲。上大学时候,听政治经济学老师讲起他的中学政治老师的故事。他的老师讲,经济危机发生时,生产严重过剩,资本家把一车一车的牛奶倒入河里。那是八十年代,生产严重不足,一般学生从来没有喝过牛奶。有个学生咽了一口口水,怯生生地问:“老师,资本家为什么把牛奶倒进河里,而不是送给穷人喝?”他的老师想了想,咬牙切齿地说:“资本家,坏着呢!”
虽然上学写了那么多字,年龄也长了不少,但是奇怪的是,字并没有自己变好。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就像我妈,做了一辈子饭,但一辈子都做不好饭。因为不讲究口味,而且会给自己贴上标签:我就是个不会做饭的人,饭也没有必要做太好吃;饭熟了就行了,营养有了就可以,进入食道以后,都一样。
可能拜政治老师所赐,初中应该是我书法的高峰,还曾经被班主任叫去代写学生的评语。现在每天写的文字,绝大多数是用电脑键盘、手机键盘输入的,不存在漂亮与否的问题。每天用笔手写的文字,比例不到1%。常年不怎么手写,许多字,只会认,不会写了,更谈不上写得漂亮。
现在我对于文字漂不漂亮已经不在意了,考虑更多的问题是,怎样在更多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下,实现高效率的文字输入。例如,如何提高盲人用手机打字的效率,如何提高语音输入时编辑错误的效率,头戴VR眼镜的时候如何打字,两手揣在衣服兜里时如何打字。